基于煤基合成柴油与燃料设计的内燃机燃烧优化及排放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gmw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严苛的燃油耗和排放法规对内燃机技术进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清洁替代燃料及新型燃烧模式的开发与应用成为发动机实现高效清洁燃烧的重要技术手段。由于我国的能源结构呈现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煤基合成燃料(Coal-to-Liquid,CTL)的推广对于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目前面向内燃机高效清洁燃烧需求的新型燃烧模式的燃烧过程主要受燃料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控制,因此针对燃料理化特性进行燃料设计同时耦合燃烧边界条件主动调控缸内燃烧历程以实现高效清洁燃烧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针对压燃式发动机燃用煤基合成柴油所存在的不足,基于燃料设计与燃烧边界条件协同控制的思想探索实现煤基合成柴油高效清洁燃烧的技术途径。本文采用热力学试验研究、光学可视化测试、化学动力学分析与三维数值模拟仿真等研究手段,通过在煤基合成柴油中添加含氧燃料以及汽油等燃料组分优化混合燃料的理化特性,系统研究了燃料特性结合燃烧边界条件对于缸内混合气制备、燃烧过程、火焰发展及污染物生成历程的影响规律与内在作用机制,提出了面向煤基合成柴油的高效清洁可控燃烧的燃料理化特性及燃烧边界条件协同控制策略。本研究以一台电控高压共轨四气门柴油机为原型机建立了热力学发动机试验测控平台,自行设计了模拟增压系统以及冷却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实现了进气参数的灵活调节,匹配开放式电子控制单元实现喷油参数灵活且精确的控制,构建了发动机燃烧及排放测试系统并实现发动机燃烧及排放参数的实时准确采集和分析。同时基于光学发动机和定容燃烧弹设计开发了针对燃烧基础研究的光学可视化试验平台:基于一台四冲程单缸光学可视化发动机搭建了高速摄影及光学测试系统并实现了缸内燃烧火焰发展演变过程的精确测量;基于可视化定容燃烧弹搭建了纹影测试系统实现了喷雾形态特征与参数的采集与分析。此外构建了化学动力学与CFD相耦合的模拟仿真平台,为深入分析燃料燃烧反应机理及污染物生成历程创造了条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试验研究了煤基合成柴油与国Ⅵ石化柴油对压燃式发动机燃烧过程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两种燃料的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差异,为进一步利用燃料设计的手段优化煤基合成柴油的燃烧过程提供了数据支撑。研究结果表明,在燃烧性能方面,具有高十六烷值的煤基合成柴油的燃烧过程主要由扩散燃烧所主导,试验工况下相比石化柴油其预混合燃烧率降低幅度超过39%,燃烧放热率峰值明显降低。在排放性能方面,燃用煤基合成柴油有利于降低NOx、CO和THC等污染物排放量并且获得了相对较低的总微粒数量排放,但由于预混合燃烧量不足导致大粒径的积聚态微粒的数量占比与芳烃含量较低的国Ⅵ石化柴油相比有所提高,从而使微粒质量排放量增加。2、针对煤基合成柴油预混合燃烧量不足导致微粒质量排放增加的问题,利用在CTL中添加不同分子构型的正丁醇及碳酸二甲酯两种含氧燃料,改善煤基合成柴油的化学反应活性并缓解燃烧过程中缸内局部缺氧现象。通过试验研究及模拟仿真的手段深入研究正丁醇与DMC的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特性及降低碳烟排放的内在作用机制,明确了不同氧键合形式的含氧燃料对于优化煤基合成柴油燃烧及排放特性的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正丁醇的添加相比DMC延缓了OH自由基累积进程产生了更长的滞燃期。同时正丁醇凭借突出的消耗PAHs能力在降低碳烟排放方面有着更大的潜力,并且燃用CTL/正丁醇混合燃料对大粒径微粒排放的降低效果明显优于CTL/DMC混合燃料。通过含氧燃料改善CTL的理化特性能够在提高预混燃烧率的同时降低微粒排放,当燃料中丁醇比例为30%时,预混燃烧率提高55.48%,碳烟质量排放降低68.71%。虽然含氧燃料的添加会导致NOx小幅增加,但通过EGR联合调控可实现NOx和微粒排放的良好折衷。缸内燃烧火焰特征测试结果表明,CTL含氧混合燃料的燃烧火焰温度分布云图更加均匀,有利于缩小燃烧温度梯度并促进缸内工质均质化进程。当燃料含氧量相同时CTL/正丁醇混合燃料所产生高KL因子的占比与数量明显低于CTL/DMC混合燃料,进一步印证了正丁醇具有更加显著的改善碳烟排放的效果。3、为了进一步优化发动机燃用煤基合成柴油时的燃烧过程,探索实现预混合压燃模式的技术途径,将热值相近的低活性燃料汽油与煤基合成柴油混合制取兼顾燃料挥发性和着火性的宽馏程燃料,利用燃料组分活性控制与不同燃烧组织方式的灵活调控改变缸内燃烧的活化/热氛围,探究压燃式发动机燃用煤基合成柴油实现预混合压缩着火燃烧模式的燃料特性与燃烧边界条件协同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CTL/汽油混合燃料拥有更低的反应活性与更佳的喷雾特性,有效提高了燃烧过程的预混燃烧量。当燃料中汽油比例大于40%时,预混燃烧率相比CTL增幅超过90%,可有效缓解由EGR引起的燃烧和排放恶化的倾向。当汽油比例为60%时通过推迟喷油并结合EGR的方式基本实现了全预混燃烧模式。缸内燃烧火焰特征表明,燃用宽馏程燃料在燃烧初期产生了大面积代表预混合燃烧的蓝焰,不仅消弱了较强碳烟辐射量并且减少了被高KL因子所覆盖区域的面积与维持时间,有效抑制了燃烧火焰中碳烟的生成。4、采用煤基合成柴油/汽油混合燃料与两段喷射策略协同配合的手段调整缸内燃料的时空分布形成混合气反应活性分层,进一步实现缸内活化/热氛围的调控。研究结果表明,燃用宽馏程燃料结合两段喷射策略可有效改善着火前可燃混合气质量并优化缸内着火条件,对于燃用汽油比例为40%的CG40燃料利用两段喷射策略,与单次喷射相比微粒质量排放的降低比例最高达到了50%。在选取15°CA至25°CA预喷时刻与45%至55%的汽油比例条件下,不仅有助于降低压力升高率峰值,还能够在兼顾较高指示热效率的同时维持较低的NOx和soot排放。5、为了深入研究煤基合成柴油/汽油混合燃料对于燃烧过程及污染物生成历程的微观作用机制,自行构建了煤基合成柴油/汽油混合燃料的化学反应动力学简化机理,探究了宽馏程燃料燃烧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活性自由基以及soot演变过程。并将此机理与CFD耦合进行模拟计算,深入研究了宽馏程燃料对于缸内混合气制备、燃烧场活性分布的微观演化历程及污染物生成历程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燃用CTL/汽油混合燃料延长滞燃期的原因是汽油组分的引入降低了低温反应阶段由长链烷烃分解出的OH活性自由基浓度,提高燃料中汽油的比例能够显著抑制PAHs的生成量从而降低碳烟排放。分析缸内燃烧过程可以看出,燃用宽馏程燃料使缸内温度场和浓度场的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优化缸内油气混合条件从而降低碳烟排放。在两段喷射策略下预混的燃料提前进行低温反应,在主喷燃料着火前积累了大量的活性自由基,扩大的主预喷间隔基本消除了主喷油束内部的高当量比区域,有助于抑制碳烟的产生,同时缸内平均温度迅速降低抑制NOx的生成。
其他文献
镁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刚度高、比强度高、无毒环保、储量大等诸多优点,被誉为“21世纪新型绿色结构材料”,在国防、汽车、3C、医疗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和巨大的发展潜力。镁合金的塑性变形行为直接影响铸造镁合金的高温应用和变形镁合金的塑性加工能力,极大地限制了镁合金的使用和发展。本文选择镁合金中应用最广泛的Mg-Al系镁合金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铸造镁合金高温蠕变工况和变形镁合金电致塑性加工工况两个典型的镁合
学位
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传统化石能源被过量开发利用导致快速消耗,由此引发的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成为当务之急,其中高效储能技术是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的关键一环。在已发展的储能体系中,锂氧气电池凭借其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引发人们的研究兴趣和关注,有望突破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限制,被应用在下一代能源储存系统中。虽然经过研究人员多年的发展,锂氧气电池已获得长足的进步。但是要
学位
高压可以显著减小原子间距,改变电子轨道分布,从而丰富材料结构,调控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能。本论文基于两种新型高压调控策略--非静水压和高压诱导致密孪晶化方法,选取了两种典型的轻元素共价材料,分别对非静水压下致密分子氢和致密孪晶超硬碳化硼的结构与物性开展系统研究,取得以下创新性结果:1.金属氢被誉为高压物理的圣杯。理论预言,氢的金属化需要近400 GPa的静水压条件,这限制了极大地其结构表征和潜在高温超
学位
创客空间的有效融入是科技馆开拓创新的重要一步,也是科技馆提升和丰富科普形式,发挥科普教育职能的重要环节。该文阐述创客空间与科技馆的发展及互动关系,并结合潍坊市科技馆创客空间的运行实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推动科技馆创客空间更好发展。
期刊
<正>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科技馆不断建设普及,相关展览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人们对科技馆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很多领域都在不断进行创新与改革,而科技馆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在科技馆中,科学与艺术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因此,在科技馆展览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出科学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联系,将科学与艺术进行有机结合。此外,对二者的相融合进行探究,
期刊
对称性是现代物理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和法则。一般来说,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从微观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及规律。对称性是解决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微观原子结构和电子能带结构计算和分析等问题的重要工具。本论文从最大对称性原理出发,基于晶体空间群的群-子群关系发展了一套高对称性衍生结构产生方法,拓展了CALYPSO晶体结构预测方法的功能;利用晶体对称性对能带结构的制约作用,将对称性分析方法拓
学位
高压已经成为稳定非常规配比化合物,调控物质结构和电子性质的重要手段,在助推基础科学研究与发现新材料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高压合成对实验设备要求相当严苛,探索合成条件耗时且成本高昂。理论计算能够在较低成本下预测合成条件,加速材料实验合成。硫元素(S)呈现出丰富的价态和构型,特别是由多个S原子组成的具有负价态的Sn阴离子单元备受关注。金属元素一般具有弱的电负性,在与S形成化合物的过程中起到提
学位
大规模集成电路、显微观测和纳米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研究方向,这些前沿科技领域的攻关都离不开精密/超精密驱动与定位技术。基于逆压电效应的粘滑惯性压电驱动器具有精度高、体积小、响应快、不受电磁干扰、兼容性高等特点,是上述前沿技术领域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粘滑惯性压电驱动器是以摩擦作为驱动力、通过步进累积的方式实现大行程直线或旋转运动的一类驱动装置。然而,现有粘滑惯性压电驱动器仍然存在
学位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s)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质,在电学、光学以及光电子学等诸多领域中,展现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因此,TMDs在近年来的研究工作中受到了高度的关注。高压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外界调控手段,可以用来探索材料在极端条件下所能够展现出来的新结构和新奇特性,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材料。当压力作用于TMDs时,可以有效地调节
学位
碳元素是宇宙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更是生命存在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由于碳具有独特的外层电子结构,使得碳的成键方式要多于其它元素,这也就导致了碳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分子结构。直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的碳结构高达上百种,很多诸如石墨烯,碳纳米管都已经被人们所熟知。碳材料虽然具有优异性能,但仍不能完全满足某些领域应用的需求,诸如需要特定宽度带隙的光伏电池领域,用于污水处理的氧化还原以及合成领域用的催化剂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