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存在——余华小说的死亡主题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y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87年《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发表到2006年《兄弟》的面世,余华的小说创作始终体现出对存在问题的极大关注,尤其是对死亡的反复谈论和深刻思考构成了余华小说的独特风格,由此形成的死亡主题也成为小说创作的核心。虽然小说的死亡主题为研究者津津乐道,但是迄今为止仍然不够系统,特别是从哲学美学角度展开的研究还很有限。本论文以余华小说中大量的死亡书写以及与死亡密切相关的苦难书写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试图从文学意蕴、哲学叩问、文本嬗变三个方面考察余华小说的死亡主题,大体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意图,同时对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并对论文框架做了简要介绍。   第一章分析余华小说死亡主题的文学意蕴。余华的生活经历形成了他的死亡意识,产生了大量的死亡书写,而苦难书写作为死亡书写的补充,共同表现了小说的死亡主题。   第二章阐释余华小说死亡主题的哲学内涵。在死亡主题的文学表现基础上,余华小说体现了对死亡主题的哲学思辩,即对生与死的对立统一性进行了分析,显示了对死亡本质的理解和对生存价值的追问。   第三章探讨余华小说死亡主题的文本嬗变。余华小说的死亡主题主要经历了两个变化过程:以人物为主线,死亡主题发生了从肉体之死走向精神之死的变化;以情感为主线,死亡主题发生了从冷酷无情走向温情脉脉的变化。   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指明余华小说中反映出的关于死亡问题的认识,蕴涵着作家的生存哲学和生命遐思。
其他文献
刘师培在《搜集文章志材料的方法》中提出,编写文学史,可仿照西晋挚虞:“虞之所作,一曰文章志,一曰文章流别。志者,以人为纲也;流别者,以文体为纲者也。”所以,《中国中古文
余华是一个风格多变的作家,在川端康成、卡夫卡和其他作家的影响下,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主观真实观,与此同时也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从最初的练笔到八十年代先锋小说再
学位
采用多圈环形管用于气液两相流参数的测量,对环形管上升段水平方向内外侧差压波动信号进行了分析,采用无因次分析方法获得与差压波动信号均方根相关的特征量,得到了此特征量
生物标志物作为暴露与疾病之间的中间产物,在评价环境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方面有重要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检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的生物标志物的种类越来越多,然而
2007年6月梅城区间普降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造成梅城28条街道内涝,经济损失严重。从水文角度出发,对梅州市梅城“07·6”洪水内涝成因作分析,为政府三防决策提供技术参考
提起弗洛伊德,很多人会先想到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名的心理学家。其实,还有一位叫卢西安·弗洛伊德的人,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孙子,但他不懂心理学,却会画画。他是20
1 IntroductionrnA wide range of luminescent materials have been studied by optical spectroscopy techniques. Prof. William M.Yen has made tremendous contribution
某电厂一期(2×600 MW)1号煤粉锅炉实际运行中长期存在二次汽(再热汽)欠温、过热器减温水过量、水平烟道入口左右侧汽温偏差大的问题而对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带来了不利
提问是课堂的点睛之笔.由于小学生喜欢活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适当的课堂提问能促使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考,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优化课堂提问成为提高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