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链球菌htrA及clpP基因对其生长特征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so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变异链球菌标准株、htrA基因缺陷株、clpP基因缺陷株及htrA-clpP双基因缺陷株的生长模型,观察比较几种菌株在不同碳源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的差异;通过检测试剂监测各菌株在不同碳源培养基中生长过程中消耗碳源情况的差异来分析比较clpP基因及htrA基因在变异链球菌生长能力方面的功能。方法利用变异链球菌标准株及前期实验构建成功的htrA基因缺陷株、clpP基因缺陷株及htrA-clpP双基因缺陷株,将其分别培养在含有1%葡萄糖、1%蔗糖及无碳源的TPY培养基中,在37℃微需氧条件下培养,采用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安徽省2007-2010年临床分离的153株志贺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研究安徽地区志贺菌中整合子的携带情况,并分析其与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材料与方法1.收集2007年9月-2010年12月从安徽省31家医院门诊或住院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得到的志贺菌共153株,细菌培养根据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按常规方法进行,分纯培养后再进行生化及血清学鉴定。2.采用琼脂对倍稀释法进行
学位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Ct)是一种常见的、严格细胞内寄生的病原体。Ct侵犯机体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更为严重的是Ct感染与不孕、异位妊娠、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等疾病发生相关。Ct可诱导上皮细胞产生IL-1α、IL-6和TNF-a等多种炎症因子,参与免疫应答,其中IL-1α进一步诱导细胞因子(包括其自身、IL-6和IL-8等),参与Ct感染导致的组织损伤。因此,研究
学位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uis)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菌,根据其表面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CPS)的抗原性,可以分为1/2、1-31和33共33个血清型,其中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2,S.suis2)是毒力最强,临床检出率最高的血清型。近年来多次出现S.suis2感染人事件,引起业界
学位
通过对影响连续化培养稳定性条件的分析,基于营养液的输入和培养液的输出同步化控制技术,建立了由连续化培养方法制备同步化菌群的技术平台。对E.coli CVCC249进行连续化培养,通过以浊度法测定菌群的生物量,分析了该菌群在连续培养条件下的群体生长动力学特征。通过非线性的指数衰减方程回归分析和求算瞬时增殖速率的方法,准确区分了菌群在连续培养过程中过渡态与稳态(同步状态)间的转折点。借助于流式细胞技术
学位
目的:对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进行体外抗生素的敏感实验和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 ESBLs)株阳性率,了解本地区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和产ESBLs菌株分布及其表型,分析ESBLs P日性菌株与非产ESBLs菌株的耐药性差异;并检测试验菌株中qnr基因的分布,调查qnr阳性菌株中产ESBLs的情况,研究qnr基因克隆流行传播情况。方法:采用琼
学位
目的:观察大黄素联合美罗培南和(或)阿米卡星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为临床治疗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医源性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产生,提高抗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分离培养出的356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感染特点,同时对其进行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及大黄素的药敏试验,试验分七组进行,采用SPSS
学位
目的:了解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汁病原菌分布,分析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变化,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入住我科的7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对其在行ERCP治疗时抽取的胆汁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72例胆汁标本中有53例培养出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为73.61%;有7例混合感染,占感染患者的13.21%。共培养菌株6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5株(75%),革兰
学位
目的:不同菌种对密码子的偏好是影响重组蛋白表达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即是通过优化密码子的使用提高金黄色葡萄球菌主动外排基因qacA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水平。方法:以重组质粒pBluescript Ⅱ SK(+)/qac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出带有Aatll和Nhel酶切位点的qacA基因,经酶切、纯化后用T4连接酶将其与同样酶切过的pET-coco1载体连接;同时根据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设计并
学位
目的探讨结石、肾盂尿及中段尿细菌培养结果之间的关系,及结石、肾盂尿细菌培养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住院期间行经皮肾镜取石术且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行术前中段尿细菌培养,术中结石、肾盂尿细菌培养。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各细菌培养结果及术后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相关指标。结果本组患者58例。结石细菌培养阳性患者14例(24.1%)、肾盂尿
学位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患儿病原学培养阳性率、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生素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11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患儿302例病历资料,搜集感染患儿病原学培养及药敏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302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患儿年龄以3岁以下婴幼儿为主,占本组病例91.06%,其中1岁以内的小婴儿占66.89%;先天性心脏病病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