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旅游资源管理的三维可视化平台设计与实现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manj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资源三维可视化平台为旅游景区的科学规划与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手段,为游客提供有关旅游景观的全方位立体信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对旅游资源三维可视化的实现有三维GIS和虚拟现实两种方案。其中,三维GIS系统结构复杂,可视化效果不太理想;虚拟现实需要昂贵的人机接口,不利于普及。为寻找适用于此方面切实可行地解决方案,本文从系统体系结构、景观对象三维建模方法和三维场景可视化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并设计和实现了一套面向旅游资源管理的三维可视化平台。本文主要研究成果概括如下: (1) 架构了构件式的旅游资源三维可视化平台体系结构。在整个平台设计和实现过程中,基于软件复用理念,采用软件体系结构的思想,将各功能模块制作成DLL,并由此最终“组装”成平台系统;同时采用了成熟的开源类库。为该平台的高效开发和质量的保证奠定了基础。 (2) 提出了基于四叉树结构的Delaunay三角网地形建模方法。地形模型是旅游资源三维场景中最关键的模型,建模方法复杂,是影响系统速度的主要瓶颈。为此,对Delaunay三角网算法进行改进,采用四叉树结构来管理地形特征点、特征线和特征面数据。为了提高地形建模速度,需要每个叶结点包含合适的三角形顶点数目,经试验,将每个叶结点包含的点数限制在16个之内,可以在17秒内生成包含50万个三角形的地形。系统测试表明:此方法和Delaunay三角网算法相比,使地形生成的速度提高了20.4%,为三维场景的快速显示提供了保障。 (3) 建立了场景图管理机制和视景体裁剪机制,设计了LOD模型,实现了三维场景的实时显示和交互操作。其中,场景图管理机制,对场景中对象采用树结构管理,使用深度优先遍历保证场景渲染的有序性;视景体裁剪机制,预先对三维场景进行粗裁剪,将大部分不可见的场景删除,再将剩余场景数据传入三维引擎中,从而减少了渲染数据量;LOD模型,根据场景距离视点的远近,通过对场景设置不同的分辨率,初步解决了模型精度和显示速度之间的矛盾。测试得知,叠加了建筑物、道路、植被的复杂地形的平均生成时间为15.96秒,实现了复杂三维场景的流畅漫游。
其他文献
并行分布计算是当前计算机科学的热点之一。而并行系统中的任务调度算法是影响分布式计算效率的关键因素,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并行系统中任务调度是指把一个应用中有先
基于云计算的新型移动应用需要通过无线网络和云平台进行频繁的数据交互,而无线网络的不稳定性可能会导致数据传输能效过低,大量消耗资源受限的移动设备中宝贵的电池资源。另一
当今随着经济环境的全球化,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大多数有竞争力的企业都把对业务过程的管理作为他们成功的关键。工作流管理系统将实际的业务过程转化成某种计算机化的形式表示,通过调用有关的信息资源与人力资源来协调工作流中的各个环节,使之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进行,从而实现业务过程的自动化。它为企业和政府部门创造了良好的协同工作环境。 工作流模型是整个工作流技术的重要内容,而模型的正确性分析和性能
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以及大容量信息存储介质的发展,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技术日益成为目前多媒体技术的研究热点。镜头边界的检测则是基于内容视频检索的基础和重要步骤,它可以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人们从网络上获取多媒体数据,同时也给版权保护这一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数字水印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有效数字产品版权保护的技术手段,是目前国际
现代存储系统采用纠删码技术避免因磁盘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在以磁盘为存储介质的存储系统中,TP编码和STAR编码等纠删码,可同时容忍系统中任意三个节
目前,重复数据删除技术主要应用于备份和归档系统中,该技术能够降低存储成本并提高系统吞吐量。近年来,在主存储系统中应用去重技术成为了一个热点研究方向。然而,目前最先进的适
随着云计算时代的到来,在数据中心中进行存储和处理的数据量急剧增加。在大型数据中心,服务器的能耗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存储系统作为大型数据中心的关键组件,它的能耗限制了整个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发展,数字信息呈爆炸式增长,给数据备份系统带来了巨大挑战。数据去重作为一种数据缩减技术,能够有效地删除数据流中的重复数据、提高存储利用率和节省
随着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普及应用,用户对这些信息服务的安全需求也越来越高。PKI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公钥基础设施)是一种能够满足这一需求的身份授权与鉴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