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倦怠成因对比研究

来源 :天津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_cs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十年里,随着学术界开始关注社交媒体对使用者的负面影响,社交媒体倦怠现象开始吸引更多学者注意。虽然目前有很多研究探讨社交媒体倦怠的成因和影响,但是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仍十分匮乏和欠缺。现有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则有关社交媒体倦怠的研究结果存在诸多不一致,二则尚无研究对比两种或两种以上社交媒体的不同特征对倦怠成因的影响,三则针对国内社交媒体的倦怠研究过少。因此,本文选用微信和微博,对比二者在社交媒体倦怠成因机制上是否存在差异,即某些因素在微信中会影响倦怠,但是可能在微博中无影响,那么这些影响因素则不能被纳入普遍适用于所有社交媒体的倦怠成因模型中。本文采用压力-紧张-结果模型、隐私计算理论、印象管理理论和过载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主要探讨五个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因素,即印象管理忧虑、隐私忧虑、社交过载、信息过载和系统功能过载,在微信和微博间倦怠机制的差异。之前从未有学者单独在微博中研究以上五个因素对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微信和微博是国内两种代表性社交媒体,微信的根本属性为社交属性,而微博的根本属性为媒体属性。微信最重要的功能是与他人交流和保持联系,而微博则更加关注海量信息的分享与传播。根本属性的不同可能会对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因素造成不同影响,因此我们假设印象管理忧虑、隐私忧虑和社交过载可能会在微信和微博中对倦怠有不同影响。研究数据来自问卷星回收的577份在线问卷,其中490份为有效问卷,主要调查对象为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学生。通过用工具SPSS17.0进行回归分析发现:(1)对微信用户而言,印象管理忧虑对社交媒体倦怠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微博用户无显著影响。(2)隐私忧虑和社交过载在微信和微博间未发现显著差异,二者对社交媒体倦怠均无显著影响。(3)信息过载和系统功能过载在微信和微博中对社交媒体倦怠都有显著正向影响。(4)社交媒体倦怠对不持续使用意愿在微信和微博中都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印象管理忧虑对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在微信和微博间表现不同,可能是由二者的不同媒体特征造成,这与我们的假设相一致。与微博相比,微信上的好友多为真实生活中的朋友,而人们则更在意自己发的状态是否会给朋友留下不好的印象,因而造成社交媒体的使用倦怠。而与假设相反,隐私忧虑在微信中对社交媒体倦怠无显著影响,可能是因为与牺牲一点点隐私相比,与他人保持社交关系更加重要,用户宁愿牺牲自己的隐私安全换取与朋友的微信联系。社交过载在微信中对社交媒体倦怠无显著影响,这可能是由于我们的样本选取偏差造成,本研究样本女性过多,而女性比男性更擅长处理社交压力。另外,大学生群体与社会群体相比,微信朋友数量较少,面临的社交压力也更少,因此造成社交过载对社交媒体倦怠并无显著影响。总之,本文发现一个因素即印象管理忧虑对社交媒体倦怠在微信和微博中有不同影响,因此今后学者在研究倦怠的影响因素时,需要考虑不同社交媒体的特征的影响。本研究对社交媒体使用者、信息和服务提供商都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实际建议来避免用户产生社交媒体倦怠。今后学者可纳入更多社交媒体进行对比研究,探讨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因素在不同社交媒体间的差异,并确定适用于所有社交媒体的倦怠成因机制。今后还需要进行更多覆盖不同年龄、性别、工作和教育背景的大样本群体的实证研究,以及更多定性研究探讨社交媒体倦怠的本质。
其他文献
日语表达形式浅说(三)大连外国语学院刘利国九、命令的表达形式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发话者命令听者做某一动作的表达形式。其主要表达形式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使用动词及助动词的命
新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试件组数大于等于10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评定,通过开发的ExcelVBA程序自动计算各统计值并判定强度合格性,提高了计
信息社会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使信息服务单位必须树立经济效益观念,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本文简要描述了信息服务的成本核算与效用测度,并在此基础上(以图书馆为例),指
对上部冷壁、底部热壁直管内的自然对流现象进行了数值研究,采用有限体积离散化方法和压力-速度的迭代算法,求解耦合的动量、能量微分方程组、揭示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相互转换的
讨论了具有嵌入环面4-流形的Donaldson不变量,得到了具有自交数为+1的嵌入环面的4-流形的Donaldson不变量在环面表示同调类上的一个粘合公式。
介绍非晶合金双磁芯多谐振荡磁强计的工作原理及研制过程,并对其特性进行测试。
本文论述了高新技术科研项目管理的评价体系,并描述了评价体系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软件结构、系统开发方法、开发工具选择和硬软件环境设计.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弹指间,《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已走过了50个春秋,迎来了她的50华诞。50年的岁月风雨,展示了吉林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取得的丰硕成果,记载了一代代学人的成
对人参茎叶挥发油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薄层层析(TLC)、红外光谱(IR)、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机技术从该挥发油中分离鉴定6个倍半萜烯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