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南段构造特征复杂,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实地野外踏勘为基础,结合平衡剖面、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等相关室内研究,对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南段野外构造样式,构造变形特征等进行了详实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探讨和分析了龙门山南段逆冲-滑脱作用,构造演化史等。科学直观地分析了其印支期以来的构造演化过程,这对于认识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南段的形成演化史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通过野外和室内相结合,本文主要得出以下认识:(1)龙门山南段三条断裂带,即陇东断裂,盐井-五龙断裂,大川-双石断裂各有其地质构造特征。陇东断裂,构造变形带以走滑特征的逆掩推覆构造为主,石英透镜体、节理、褶皱、断层发育。盐井-五龙断裂,断层两盘岩块有挤压破碎、牵引褶皱等现象。劈理、流劈理、面理、糜棱岩、擦痕、阶步等发育,是强烈挤压带。大川-双石断裂由多条断裂断续相接,推覆作用形成,发育众多复杂小褶皱,脆性变形,挤压强烈,片理化、透镜化发育,向斜、背斜出露。(2)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南段可见大量逆冲断层及其伴生褶皱,叠瓦式构造,脆性较强、层次较浅。陇东断裂总体以单斜为主,内部发育次级紧闭同斜褶皱。盐井-五龙断裂带以小关子断裂为界,北西侧发育厚皮构造,南东侧发育薄皮构造。大川-双石断裂带地表主要表现为相对开阔的褶皱,背斜核部常伴有逆冲断层。(3)构造物理模拟可以直接通过肉眼观察构造变形现象,结合PIV(粒子成像测速)可以分析构造变形的几何学和运动学关系。通过设定改变单因素变量,来分析什么是对构造变形起控制作用的因素及其对构造变形的影响。平衡剖面技术通过地层缩短量的计算,深化了对该地区的地质认识。构造物理模拟和平衡剖面技术都是值得在地质领域推广的技术,对一个地区的地质研究有重要价值。(4)滑脱层的强度和深度均影响褶皱断层的构造演化,滑脱层的强度越小,其上覆地层中的变形传播越远,滑脱层深度越深,变形也传播得更远。浅层滑脱层控制局部褶皱断层构造,而深部基底滑脱层对褶皱-冲断带整体构造样式具有控制作用,且断裂形成顺序在无滑脱层、单层滑脱层、和双层滑脱层中都是依次顺序出现。通过平衡剖面和砂箱模拟计算,龙门山南段印支期以来缩短率为32%左右。(5)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形成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印支期构造运动波动较小;印支末-燕山期由于陆块的相互碰撞,构造表现为逆冲推覆,在自北向南持续作用下,发生由北向南的推覆,同时形成一系列同斜、倒转或平卧褶皱和逆冲或推覆断裂。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构造上表现为持续的逆冲推覆,地层系统形成一系列同斜或倒转褶皱及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