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美国郊区化研究——试论其特征、动力机制与影响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ng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后,美国的郊区化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并达到高潮,成为世界上最典型的郊区化国家。美国的郊区化现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学术界掀起了研究美国郊区化的热潮,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采用综合法、比较法、定性定量相结合、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战后美国郊区化的特征、动力机制、影响等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希望能有助于借鉴其成功之经验和吸取其失误之教训,为我国城市的郊区化提供参考。目前,我国一些大城市已经开始出现郊区化势头,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动将无可避免。因此,正确理解我国郊区化的内涵和实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理论界和实践界相关人士的关注,对我国郊区化作出准确的把握和有效的引导。全文总共分为7章: 第1章为绪论部分,旨在为全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等做一个清晰的梳理。 第2章为理论综述部分,分别介绍了相关的概念和郊区化的理论,并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战后美国郊区化的研究进展。第1章和第2章共同构成了论文的导入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的进一步分析研究打下基础。 第3章分析归纳了战后美国郊区化的一些显著特点。战后美国郊区化的大规模兴起,逐渐形成了其在空间、管理、功能、社会环境、人口以及家庭组织等各方面的特点。 第4章重点讨论了战后美国郊区化的动力机制。技术和产业成为郊区化的物质基础,联邦政府的优惠政策与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对郊区化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力,此外,中产阶级的价值取向具有能动作用,英国田园城市运动是来自外部的影响因子。 第5章分析了战后美国郊区化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它一方面为美国带来了诸如郊区繁荣稳定、中产阶级队伍壮大以及住房压力得到缓解等益于社会进步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也给郊区、中心城市、种族之间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 第6章例举了贝德福德、尔湾、莱维敦三个郊区城镇的发展过程,印证了上文的分析。以上4章构成论文的主体。 第7章是论文的结论部分,通过反思战后美国的郊区化,对我国郊区化的发展做出了谨慎的再思考。
其他文献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解决农村土地问题。农村土地不仅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还发挥着农村经济发展载体的重要作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郊周边的乡村经济结构发生重大改变,同
天津市南开区万兴街长宁里居民区是一个居住条件相对落后的小区。但是由于党支部和居委会十几年来坚持建阵地、抓队伍、搞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因此被国家民政
齐齐哈尔市典型黑土区是以黑土和黑钙土两种土类为主的人为划定区域。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该区土壤侵蚀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并制约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国土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计民生的根本依托。“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是“金土工程”提出的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实现
回顾几十年来包括有色行业在内的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事故,究其根本,几乎所有的事故都是因为乱采滥挖所致。2008年6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下发关于依法关闭部分非煤矿山企业的通
生态型城市的建设是21世纪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城市绿化作为城市结构中的自然生产力主体,在城市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城市绿化建设倍受各国政府的关注。我国城市绿化工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形成之后,我国实行了近3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明显地不适应形势的需要,改革开放成为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的客观要求,改制则成为
传统村落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在历史文化研究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当代社会转型中,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传统村落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人的变化,它将引起
封建社会中,一些帝王也深知选贤任能的重要,对于滥举者要追究责任。清朝的康熙皇帝“观九卿保举人员,非系师生,即属亲戚”,勃然大怒,忙下圣训:“滥举者罪之”,并行“保举连坐之法”。
贫困是当今世界普遍面临的问题之一,阻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环境保护。近年来,政府以及地方相关部门长期不懈的努力使得脱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域性贫困成为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