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拉木伦河断裂带基本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来源 :中国地质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ub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拉木伦河断裂带位于内蒙古东部,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条规模较大的断裂带.为了进一步研究断裂带的变形特征与活动历史,作者在克什克腾旗—巴林右旗一带做了研究工作,从而得到了一些新的认识.该文通过对西拉木伦河断裂带的地貌形态、地质特征等的分析,认为该断裂带是一条新生代以来的断裂带;东段发育在西拉木伦河河谷,西段切过花岗岩岩体近东西向展布;性质为脆性的张性断裂.位于西拉木伦河河北岸宽十几公里的地区,还发育一条韧性变形带——白音板沟门—后大冷右行韧性变形带,变形带为北东东走向:这是一条与西拉木伦河断裂带不同的构造带.经过野外的观察与室内显微构造的分析,该韧性变形为右行韧性剪切兼有挤压的变形带.对于变形带时代的限定,采取了Ar-Ar法和锆石U-Pb两种方法.Ar-Ar法对变形岩石的白云母、黑云母和钾长石进行测年,直接获得韧性变形年龄.镜下观察,这些矿物均为同变形生成.测试结果,D24-1白云母坪年龄为182.67±0.96 Ma,误差为1σ.黑云母的等时线年龄为111.1±8.9 Ma,MSWD=26;D24-3白云母坪年龄为192±2.5Ma.D27-2白云母的坪年龄为227.1±1.4 Ma,误差为1σ.D30-2黑云母的坪年龄为196.93±2.69 Ma.D98-1钾长石等时线年龄为160±8Ma,坪年龄为158.72±1.83Ma.综合分析五组样品的测试结果,确定韧性变形的时间为200~227 Ma左右.锆石U-Pb方法用来测试卷入变形的花岗岩年龄,选取的均为岩浆锆石.测得结果为D98-1为227.9±2.5Ma,误差为2σ.D105-3为236.8±2.2Ma,误差为2σ;经过分析两个样品的锆石特征与测试的数据结果,认为D105-3为比较合理的年龄值,从而得到了花岗岩侵位的时代,也就是变形的下限——中三叠世晚期.因此,根据这些结果,确定该韧性变形的时代为晚三叠世早期—早侏罗世早期.通过以上研究结果来分析该区的构造演化过程为:在中三叠世晚期,该区有花岗岩岩体的侵入,切割了早期的地层.晚三叠世早期—早侏罗世早期该区发生右行韧性走滑运动.新生代,在以南北向拉张为主的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该断裂带又以张性断裂为主,形成现今西拉木伦河两岸的一系列"半拉山"状断层崖的地貌景观——西拉木伦河断裂带.
其他文献
中顾委委员谭启龙到会祝贺天宝、张太恒为名誉会长,高毅为会长四川新闻摄影学会五月二十一日在成都成立。中顾委委员谭启龙、天宝,成都军区政委万海峰、副司令员张太恒等到
小角度斜向浪在沿直立堤传播过程中形成壅水,当壅水到达接岸斜坡堤时对护面块体的稳定造成较大威胁。本文在波浪物理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小角度斜向浪对直立堤根部接岸斜
初中物理教学实验的选择和安排中,教师往往关注单个实验的选择和改进的原则和措施,从课堂教学结构整体性考虑物理实验安排的并不多,本文将从整体性角度来考虑初中物理课堂实
为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全面形成,突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利用生活中的常见材料自制教具已成为中学物理教学发展的新趋势.本文教具——外燃机,利用气体受热膨胀,遇冷压缩的
2018年广东省中考物理试题与往年相比,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针对变化趋势,我们的教学方式需要有五个方面的转变:学会对知识的重组与联系;数理结合,善用函数图象反映物理规律;
有些物理问题若用常规方法求解,费时费力,讲解过程学生未必能接受,如果采用某些“特殊方法”,可巧妙地解决一些繁难的物理问题,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生容易掌握.本文采用图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介于生态学和地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首先该文探讨了景观的定义、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该文结合博士后期间所承担的科研和基金项目"宁南水资源综合评价与合理开发利用"和"典型矿业城镇地质-生态脆弱性特征及调控"开展了宁南地区的构造控水分析、北方典型矿业城
气候-构造相互作用控制了地表过程,并因此在近年的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关注。但这类研究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地表过程主要受构造活动控制还是受气候变化控制?如何对构造活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北部地区,地处华北板块北缘西段,区内晚古生代和中生代侵入岩广泛发育,本文通过研究区内侵入岩的地质特征、岩石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其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