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黏类芽孢杆菌介导人参发根生长、皂苷累积及其基因表达的研究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dkhfahdjf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参皂苷是人参道地性的物质基础。具有多种生理和药理功能,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品、化妆品、食品和生物农药等领域。但由于人参皂苷含量低,尤其是稀有人参皂苷含量更低,限制了人参的应用与开发。针对人参内生菌“协同效应”促进“防御反应”产物皂苷累积分子机制问题。本文首先,研究多黏类芽孢杆菌与人参发根互作对人参发根生长、共培培养基(糖、酸碱度)及其定殖的影响;其次,研究多黏类芽孢杆菌与人参发根互作对人参发根蛋白表达及单体皂苷累积影响。最后,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多黏类芽孢杆菌与人参发根互作对人参发根转录组的影响;应用生物信息学手段,结合人参皂苷单体和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Unigene注释及相关次生代谢途径信息,筛选人参内生多黏类芽孢杆菌介导人参皂苷累积的候选基因,为人参皂苷累积相关基因的功能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1.多黏类芽孢杆菌与人参发根互作显著促进了人参发根的生长,人参发根鲜重和干重分别提高了16.33%和17.96%(P<0.05)。多黏类芽孢杆菌能很好地在人参发根中定殖,共培养3天在人参发根中定殖数量可达1.45×108CFU/g。多黏类芽孢杆菌与人参发根互作稳定了其培养基pH值和糖含量、提高了人参发根中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人参发根能量的利用率。
  2.多黏类芽孢杆菌与人参发根互作提高了人参单体皂苷的累积,其中,Rb1、Rg2、Rd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黏类芽孢杆菌与人参发根互作影响了9种人参发根可溶性蛋白的表达,其中,新增加蛋白6个(分子量分别约为250kD、150kD、52kD、39kD、35kD和24kD),表达量提高蛋白2个(48kD、14kD),表达量降低蛋白1个(23kD)。
  3.多黏类芽孢杆菌与人参发根互作显著调控人参发根中5965个差异基因表达,其中显著上调有3214个基因,下调有2751个基因,且有1172个差异表达基因被注释到119个KEGG代谢通路中。主要集中苯丙烷生物合成、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碳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脂肪酸代谢、胞吞作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和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萜类骨架生物合成、倍半萜与三萜生物合成等过程。经富集分析,筛选出参与人参皂苷累积相关的候选基因有30个,其中,参与萜类骨架生物合成途径基因17个;参与倍半萜和三萜生物合成相关基因6个;筛选出参与二萜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相关基因5个;筛选出参与单萜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相关基因2个。
其他文献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艾滋病导致感染者免疫功能的部分或完全丧失,CD4+T淋巴细胞数目减少,继而发生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等。1981年在美国的同性恋者中首先发现艾滋病,我国在1985年确诊了首例艾滋病。AIDS是一种慢性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目前,虽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HAART)疗法的应用,降低了艾滋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但其
学位
目的:建立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 SS)动物模型,观察清燥布津法对SS小鼠模型下颌腺aquaporin-5(AQP)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颌下腺匀浆离心后的上清液加弗氏完全佐剂(CFA)制成乳化免疫抗原,采用多点注射法免疫同系鼠,同时注射白百破疫苗建立SS小鼠模型.以环戊硫酮为对照组,观察中药对SS小鼠模型唾液分泌、病理及下颌腺AQP(免疫组化法)表达的
大血藤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Oliv.)Rehd.et Wils.的干燥藤茎。大血藤化学成分丰富,主要为酚类、蒽醌、黄酮类、皂苷类等化合物。现代研究发现,其主要药理活性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菌等。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大血藤能有效抑制炎性骨破坏。本研究在前期课题组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大血藤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指纹图谱及大血藤总酚指纹图谱,联合大血藤总酚指纹图谱信息
学位
莪术醇是莪术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肿瘤,抗菌等。本论文主要针对莪术油中的倍半萜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以分离得到的莪术醇为原料进行结构优化制备系列衍生物,以期发现具有研究价值的活性化合物。我们通过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果:  1、从莪术油中共计分离得到9个已知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为异牻牛儿呋内酯、4-epicurcumol、5βH-elem-1,3,7,8-tetraen
学位
【目的】  1.研究高糖对MG63细胞成骨分化的抑制作用。  2.探讨HIF1A-AS1在高糖抑制MG63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1.MTT法检测高糖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分组:25mM糖浓度(对照组)、50mM糖浓度组、75mM糖浓度组、100mM糖浓度组、125mM糖浓度组、150mM糖浓度组。不同糖浓度条件下培养细胞1天、3天、5天、7天后检测各组细胞活
【目的】  1.本课题拟构建一种具有叶酸靶向性能的金属-有机骨架共载药体系,首先通过溶剂热法合成金属-有机骨架UiO-67-(NH2)2(UiO=UniversityofOslo),然后将5-羧基荧光素(5-FAM )修饰于其表面,制备出荧光素功能化材料UiO-67-(NH)2-FAM;选取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5-FU)和多靶点叶酸拮抗剂培美曲塞(PMT)分别负载于UiO-67-(NH)2-FA
【目的】  1.制备包裹白介素12(IL-12)的还原响应性白蛋白纳米颗粒(INS),采用生物正交反应(Bioorthogonal reaction)偶联策略,研制一种免疫刺激剂工程化的CART细胞(INS-CAR T),对其进行理化性质表征。  2.对INS-CART细胞进行体外细胞学实验,考察INS-CART细胞抗原触发还原响应释放药物的特性,以及IL-12从INS中响应释放后对CART细胞功
【目的】  1.制备包裹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的磷脂聚合物纳米光敏剂(INPs),并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共价偶联方式将趋磁细菌AMB-1与纳米光敏剂INPs偶联形成AMB-1-INPs微纳机器人,对其进行理化表征。  2.通过AMB-1-INPs微纳机器人溶液进行体外趋化性与运动性实验,探讨AMB-1-INPs微纳机器人的磁靶向和厌氧靶向的性质,并考察在外磁场的操控下
痛风(Gout)的特征是高尿酸血症和关节内尿酸单钠(MSU)结晶,不及时治疗的话,会导致慢性炎症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变性。目前,尽管常用的痛风药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它们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例如毒性和胃肠道反应。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安全、有效的药物来治疗痛风。相对于目前市场上毒副作用较大的化学合成类药物而言,天然药物在治疗痛风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青风藤为防己科植物青藤Sinomeniumacutum(
人参内生多黏类芽孢杆菌是具有广谱的生物防治作用。因此,通过人参发根与多黏类芽孢杆菌互作研究,从而提高多黏类芽孢杆菌数量、生理特性及抑菌活性,对提高其生防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首先,以多黏类芽孢杆菌芽孢数、活菌数、生物膜为评价指标,探究人参发根与多黏类芽孢杆菌互作对菌株生理特性的影响;其次,应用滤纸片扩散方法,探究人参发根与多黏类芽孢杆菌互作对菌株抑菌活性的影响;再次,分离多黏类芽孢杆菌抑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