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我国大麦地方品种、近缘野生材料的农艺性状考察和蛋白质含量测定,从中筛选出综合性状好或者具有一个或多个优良性状优异种质46份。采用APAGE、RAPD、RAMP和ISSR标记研究了它们之间的遗传关系。对糙稃大麦低分子量谷蛋白基因和近缘野生大麦B-hordein基因进行了分离、克隆和测序。主要结果如下: 1、对212份大麦种质资源(包括105份近缘野生材料和107份地方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考察和籽粒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每个性状的变异都较大。生育期138-~199d,株高61.2~140.5cm,有效穗数3~16个,穗长3.9~17.8cm,小穗数16~30个,穗粒数20~97粒,千粒重21.8~59.1g,穗粒重0.5~2.9g,蛋白质含量9.80~22.14%。从中筛选出了46份综合性状好或者具有一个或多个优良性状的优异种质,为进一步在育种和生产中加以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 2、对212份供试材料各考察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穗数与穗长,小穗数与穗粒重呈显著正偏相关,生育期与千粒重呈极显著负偏相关,穗长与穗粒数呈显著负偏相关,其余性状间偏相关均不显著。表明9个性状虽然具有较复杂的相关关系,但是产量性状(有效穗数、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以及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相互之间不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负效应,在选择时能够较好地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 3、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cid-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APAGE)法检测结果表明,46份供试材料具有丰富的醇溶蛋白等位变异,每份材料均具有唯一独特的醇溶蛋白带型,共分离出36条相对迁移率不同的谱带,每份材料可电泳出15~26条,平均19条,有3条带为所有材料共有,即醇溶蛋白带纹的多态性为91.67%。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变异范围为0.468~0.976,平均值为0.737。聚类分析发现,同一类群或者相同地理来源的材料能够部分地聚成一类或亚类,表明醇溶蛋白图谱类型与材料的类群和生态地理环境有一定相关性。 4、利用RAPD标记检测结果表明,46份供试材料间遗传差异明显。32个引物共扩增出116条DNA片段,其中84条具有多态性,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8条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