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hyour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20世纪30年代为止,年度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碳排放量已明显高于化石燃料的碳排放量,并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保持虽小但持续的扰动。基于此,厘清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碳排放间的耦合关系,对土地利用减碳增效的实现具有指导意义。基于1990-2015年京津冀地区六期各类土地利用栅格数据,本文采用IPCC碳排放因子法测算了各地区不同土地类型的碳排放情况,并采用LMDI模型甄别影响碳排放的关键驱动因子以及作用强度和方向,厘清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的空间差异,并创新性的针对不同地区的功能定位进行差异化的碳排放策略研究以及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路径探索。主要结论如下:(1)1990-2015年,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总量整体呈增加趋势。空间上呈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其中,省会城市碳排放最为突出;各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碳吸收总量变化一致,整体呈缓慢减少趋势,空间上呈自东南像西北递增的态势,碳吸收量高值区分布在坝上高原、冀北山地和太行山脉,而低值区分布在地势低平的华北平原。(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具有不同的碳源、碳汇能力,建设用地与耕地为主要碳源,而林地和草地为主要碳汇。建设用地对碳源的贡献率逐年增加,主要是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及交通运输等活动对能源的消耗量大;而耕地则相反,其对碳排放的贡献率较小且波动减少,主要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科技进步和技术投入增加使得碳排放量显著减少。(3)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碳效应表现为碳排放,净碳排放量的空间变化趋势与碳排放变化相似。其中,净碳汇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部林地及西南太行山脉右侧附近,是京津冀地区林地和草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主要发展生态旅游业,而净碳排放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其中北京、天津、石家庄和唐山是最大的碳源,占总碳源的58.2%。(4)基于LMDI分解模型甄别了影响碳排放的关键驱动因子及作用强度和方向,研究表明,土地利用结构、人均GDP和人口规模三个因素对净碳排放量的增加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人口规模具有主要推动作用,其次是人均GDP和土地利用结构,而单位土地碳排放强度、单位GDP用地强度则对碳排放量的增加起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正>一、厄立特里亚简介厄立特里亚国位于非洲东北部,西邻苏丹,南邻埃塞俄比亚、吉布提,东隔红海与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相望,扼红海进出印度洋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厄立特
测量不确定度与测量结果是相关的,它反映了测量值的分散性。利用标准环规和高准确度测长机来建立环规检定的标准装置。通过对环规检定装置测量不确定度来源的分析,评定了环规
<正> 一、价值链会计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 著名的企业竞争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企业有三种基本的竞争战略可供选择:成本领先、标歧
从句法分布上看,"的"字形成偏正结构和非偏正结构两个层面的对立,可以分成"的a"和"的b"两类:"的a"分布于偏正结构;"的b"分布于非偏正结构。从语用上看,二者又具有同一性,都是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产品的全面创新,社会公众对金融宣传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我国金融宣传教育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仍落后于金融市场的发展。特别
地球静止轨道(GEO)是人类仅有的一条独特卫星轨道,是极其珍贵的轨道资源。首先分析了GEO环境现状和未来趋势,然后从"GEO轨道保护"和"GEO卫星在轨维护"两方面论述了GEO在轨服
<正> 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企业正在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并且正在向着企业集团化、经营多元化、跨国公司化的
<正>《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中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内容比较繁杂,本文拟通过从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披露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思路进行总
未成年人观护帮教机制秉持全面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旨在重点关注未成年人"犯罪后"成长状况缺乏和后续的跟踪挽救机制缺乏问题。文章从梳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概括入
当下我国正处于欣欣向荣的网络大数据时代,网络虚拟财产迅猛发展,使得我国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有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继承的民事纠纷,有愈演愈烈之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