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人”、“劫财”型索债行为的刑法规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hentao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债务纠纷也层出不穷,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债权人通过“劫人”或“劫财”等不法方式来实现债权的现象。关于“劫人”型索债行为,虽然刑法典第238条第3款将此类行为评价为非法拘禁罪,但并未明确规定其中的“债务”和“他人”的含义,也未限定索债主体的范围,不利于法律的有效实施。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7月13日颁布的《关于对为索取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拘禁他人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解释》将高利贷和赌债等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也纳入上述第3款中“债务”的范畴,然而并未言明其他非法债务是否也位于此列,由此引发学界争议。司法机关在实务中很难形成统一的适用标准,甚至出现了同案不同判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司法公正。除此之外,对于“劫财”型索债行为是否成立财产犯罪仍有争议,相关的司法解释规定也十分薄弱,实务中难以对其进行准确有效的法律评价,不足以应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案。有鉴于此,笔者选择这个课题作进一步研究。本文共约3万字,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探讨行为人不当追溯债权的行为:第一部分是对非法索债行为的历史考察和域外考察。介绍了我国古代有关债权行使、债务履行的法律制度以及域外对于此类行为的法律规制,为我国法律今后在这一领域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借鉴。第二部分是对“劫人”型索债行为的内涵阐释,分别论述了笔者对债务性质、索债主体、行为对象以及索债数额的看法。重点论述了行为对象的范围以及对“法律不予保护债务”的理解,提出要区分索取合法债务和非法债务时的索债对象和拘禁对象的范围。第三部分是对“劫财”型索债行为的定性分析。这一部分主要论述“劫财”型索债行为是否成立财产犯罪,以最典型的几种财产犯罪手段为例,首先从法益侵害角度入手,论述了行为人“劫财”型索债行为是否侵害了财产犯罪保护的法益;其次从主观要件入手,阐释“非法占有目的”的内涵,探讨在此类行为中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提出一种针对非法索债行为非法占有目的的简要判断标准,即行为人的真实目的是否是消灭债权债务关系,索取的财物是否在其债权范围内。
其他文献
选取中国北方潮土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析土壤参数的可行性和可能性。从一块试验麦田共采集了150个土样,土样在采集回试验室后,在保持其原始状态的条件
针对铁路急需技能人才,探讨科学设置技能人才岗位,合理确定岗位职责和岗位标准,对技能人才的评价向重视业绩和能力转变,注重新技术、新设备、新规章的技能培训,建立有效激励
为了强化济钢3号350m3高炉炉缸的修复、解决炉缸易堆积问题,进一步改善高炉技术指标,济钢开发了含钛物料包芯线法定向护炉技术.应用效果表明:该技术简单易行,操作方便,安全可
<正>城市存量土地是可以利用的最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认真探索加强管理和合理利用城市存量土地的措施和办法,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谋求自身竞争优势,不少传统零售商企图在传统销售渠道的基础上拓展线上销售渠道以实现双渠道运营。由于线上线下渠
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建设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已经得到理论和实践的证明,但是对技术溢出的作用尚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理论上看,道路建设可以降低不同地区人员的通勤成本,人员
本文从当下民间影像发展现状的梳理入手,拓展了民间影像的范围,在DV之外,将手机等摄录设备作品归入民间影像的研究范畴,对新的媒介环境下,民间影像在生产传播方式上的新变化
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背景下,随着中非合作论坛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推进,中国与非洲各国在经贸和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迅速扩大。非洲各国对单纯的汉语和中国文化的
目的研究四川巴中产栀子与其他产地栀子指纹图谱的异同。方法建立30年生巴中产栀子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计算其与其他产地栀子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结果经计算不
采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镍基高温合金DZ22B表面沉积一层NiCrAlYSi抗高温氧化涂层。利用SEM、XRD、EDS和电子探针等,分析了涂层的微观形貌、组织结构、物相和元素分布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