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矩阵分析

来源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26次 | 上传用户:tai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砖砌体结构在我国民用建筑中被广泛采用,这种结构抗震能力差,在历次地震中遭受严重破坏。本文提出一种计算砖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矩阵的方法。主要内容如下: 1.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在地震易损性方面研究的现状。2.将地震地面运动模型模拟为非平稳随机过程模型,对其进行等效平稳化。地震地面运动功率谱模型采用两次过滤白噪声模型,建立了地震地面运动谱强度与最大加速度均值之间的关系。3.砖砌体结构模型采用剪切模型,并进行等效线性化,导出两次过滤白噪声作用下协方差矩阵方程,进而求得结构随机反应的统计量和灵敏度系数。结构破坏采用双参数破坏准则。假设地震效应和结构抗力分别服从极值Ⅰ型和对数正态分布,并考虑荷载的随机性、参数的不确性和模型的误差对反应的影响,建立了结构的地震易损性矩阵。4.主要编制程序来求解推导的协方差矩阵这一难解的方程。在反应统计量的求解及最后的易损性矩阵计算中也编写了大量程序。5.最后,以三层和四层两个砖房作为算例,通过运用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求得两个结构的地震易损性矩阵,所得结果基本符合实际,验证了本文方法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地铁系统、盾构法隧道、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及共同沟等各类地下建筑物大量兴建,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促使从事地震工程的研究人员和岩土工作者
学位
随着列车走行速度的提高和轴重的增加,轨道过渡段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涉及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较少,也缺乏必要的系统性。因此,系统地研究轨道过渡段的力学特性和设计计算理论,对高速
由于花岗岩残积土存在的地区的基础设施发展量的增加,需要更好的理解和量化花岗岩残积土的性质和行为,为花岗岩地区的基坑支护土石方工程、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等岩土工程技
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钢筋网薄层(HPFL)是一种配置受力钢筋网的高性能复合砂浆薄层结构。关于HPFL加固法的大量试验结果表明:(1)HPFL加固层材料本身不但整体性好、耐久性好及强
柔性桩属于典型的摩擦型桩,摩擦型桩承载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桩侧阻力的发挥,而桩侧阻力的发挥主要取决于桩土接触面的工作性状。本文主要以水泥土桩作为研究对象,以接触力
本文通过20件用CFRP横向包裹的初始偏心距为25mm~75mm、长细比为4~13范围内的混凝土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柱的静力试验研究,获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本文使用增量法和极限平衡法对F
钢筋锈蚀是引起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劣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锈蚀使钢筋的力学性能以及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发生退化,严重地降低了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作用,甚至导致混凝土结构的
地震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历次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地震中大部分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都源于建筑的破坏和倒塌。减少和避免地震引起的结构
在介绍了渗流问题有限元公式的基础上,编制了二维稳定和非稳定渗流问题有限元计算程序。对各种计算渗流自由面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算自由面的新方法——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Reinforced Polymer,简称FRP)因具有轻质、高强、耐久性好、可设计性强、便捷施工等一系列优点,近二十余年来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土木工程结构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