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inmeng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高等学校在教学、管理、服务等领域推进、渗透马克思主义教学和实践活动,使每个大学生无论在生活、学习、还是社团活动中都能够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成为高校的生活情景和学校学术环境氛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校由于是知识和人才的集聚地,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学术自由与意识形态的统一;培养人与引领时代的统一;认知理性与价值认同相统一的特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激发起学生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利于大学生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光荣的传统。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一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化、大众化的典范;李达毕生坚持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在研究和宣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毛泽东思想方面,成绩卓著,影响深远;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和广大人民群众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用运马克思主义切实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和群众的实际问题,使群众信仰马克思主义,接受马克思主义。在市场化、多元化的今天,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前所未有的挑战。马克思主义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在理念、方法、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发挥高校知识、人才的优势,加强组织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统筹协调多种教育资源和力量,把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向前进。
其他文献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发展专利、商标、版权转让与代理、无形资产
幸福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人类通过劳动实践不断自我发展完善的过程,也是人类不断追寻自身幸福的过程。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今天,人们已经越
采取间隔法及沼液浸后再用清水浸24 h连续浸种的方法,在室内条件下设计了48 h、60 h7、2 h和84 h 4个时间段水稻沼液浸种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的发芽率均比清水对照低,并
1917年列宁带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是马克思主义忠实的继承者,他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上,根据俄国的
绩效工资既是高校有效的激励手段,也是高校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其核心就是分配流程、方法、依据和标准的确定。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各部门绩效因素,在Excel中建立一个绩效工资分
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并将“以人为本”作为其核心,这在发展思路上是从传统的“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转变为以“人”为本
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工业时期以来,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开始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并且日趋两极分化。农业的主导地位虽然被取代,但是基础地位无法动摇,因而统筹城乡
世界范围内新一轮市场化浪潮兴起所引致的自由与异化之间的矛盾张力,把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又称《巴黎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实践论的当代意义突显出来。如何在
幸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崇高理想。古往今来,人们幸福观念的产生和形成,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辩证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者对幸福这一话题的探索也始终没有停止。自2012年底以来,党中央新
世界观是人们观察和理解世界的思想模式,是承载着终极存在、终极解释、终极价值的思想中的世界图景。对于世界图景的构建取决于观世界的角度和方式,“观”的方式不同则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