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诱发光线性角化病中DNA-PKcs与Akt正反馈调控机制的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iaodo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组织水平检测AK、SCC中DNA-PKcs、Akt表达水平[目 的]紫外线照射可诱导光线性角化病(AK)的发生,本研究探讨紫外线诱发AK中DNA-PKcs、Akt的表达变化。[方 法]分别收集AK组织(3例)、鳞癌组织(3例)、正常曝光组织(1例),癌旁组织(2例)。1.通过q-PCR检测DNA-PKcs、Akt的mRNA表达水平,2.分别提取细胞核及细胞浆总蛋白,WB检测DNA-PKcs、Akt的总蛋白表达水平,DNA-PKcs、Akt的磷酸化水平,3.Co-IP检测DNA-PKcs、Akt是否形成复合体。[结 果]1.q-PCR结果:与正常曝光皮肤和癌旁组织相比相比,AK、SCC中的DNA-PKcs和Akt表达水平明显增高;2.WB结果显示:在细胞核、细胞浆中,AK、SCC与正常曝光皮肤和癌旁组织相比DNA-PKcs、Akt总蛋白和磷酸化蛋白无明显差异;3.Co-IP:在正常曝光皮肤和癌旁组织、AK、SCC都检测到DNA-PKcs、Akt形成复合物。[结 论]1.AK、SCC中DNA-PKcs、Akt表达增加;2.DNA-PKcs与Akt相互结合,可能在肿瘤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二部分细胞水平研究紫外线对DNA-PKcs、Akt表达及相互结合影响[目 的]前期在组织水平研究发现,DNA-PKcs、Akt在AK、SCC中表达上调,进一步在细胞水平研究紫外线对DNA-PKcs、Akt表达影响的研究。[方 法]实验一:培养原代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A-431细胞及SCL-1细胞。1.通过q-PCR检测DNA-PKcs、Akt的mRNA表达水平;2.分别提取细胞核及细胞浆总蛋白,WB检测DNA-PKcs、Akt的总蛋白表达水平,DNA-PKcs、Akt的磷酸化水平;3.Co-IP检测DNA-PKcs、Akt是否形成复合体。实验二:培养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分为对照组和紫外线照射组,紫外线照射组采用15mJ/cm2UAB照射,照射后培养2h、4h、24h后,1.CCK8检测细胞活力;2.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3.流式Annexin/PI检测细胞凋亡情况;4.核浆分离,提取细胞质、细胞核蛋白,Western Blot检测DNA-PKcs与Akt总蛋白、磷酸化蛋白表达量差异;5.核浆分离,提取细胞质、细胞核蛋白,Co-IP检测DNA-PKcs与Akt复合体;6.荧光三标进行γ-H2AX、DNA-PKcs、pan-AKT在细胞中的共定位,研究DNA-PKcs、Akt是否定位于DNA损伤处,及γ-H2AX焦点的数量。[结 果]实验一结果:1.q-PCR结果:DNA-PKcs、Akt在A-431细胞、SCL-1 细胞高表达;2.WB 结果:p-DNA-PKcs、p-Akt 在 A-431 细胞、SCL-1 细胞高表达;3.CO-IP结果:在正常细胞、A-431细胞、SCL-1细胞,均检测到DNA-PKcs与Akt的复合物。实验二结果:1.CCK8结果:紫外线照射人角质形成细胞后,培养2h细胞活力增加,24h活力下降,并随着时间的延长活力逐渐下降。2.克隆形成实验结果:紫外线照射人角质形成细胞后,培养2h细胞增殖增加,24h增殖减少,并随着时间的延长活力逐渐下降。3.流式细胞术结果:紫外线照射人角质形成细胞后,培养2h细胞早期凋亡、晚期凋亡、总凋亡减少,24h细胞凋亡增加,并随着时间的延长凋亡逐渐增加。紫外线照射人角质形成细胞后。4.WB结果:紫外线照射角质形成细胞后,培养24h细胞核中DNA-PKcs、AKT表达上调,4h细胞核中p-AKT表达上调。5.CO-IP结果:DNA-PKcs与Akt在细胞核和细胞浆相互结合,UV照射后细胞浆中DNA-PKcs与Akt的结合增加。6.免疫荧光结果:紫外线照射角质形成细胞后,培养24hγ-H2AX焦点数增加。[结 论]1.DNA-PKcs、Akt在肿瘤细胞中表达增加;2.紫外线照射促进DNA-PKcs与Akt的表达。第三部分细胞水平研究DNA-PKcs/Akt正反馈调控机制[目 的]前期在组织水平研究发现,DNA-PKcs、Akt在AK、SCC中表达上调,在体外细胞水平也验证了紫外线照射细胞后DNA-PKcs、Akt表达上调,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尚未表明,本研究探讨紫外线诱发AK中DNA-PKcs、Akt是否形成正反馈机制。[方 法]培养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共10个实验分组,①原代角质形成细胞②原代角质形成细胞+15mJ/cm2 UVB照射③原代角质形成细胞+si-NC④原代角质形成细胞+si-NC+15mJ/cm2 UVB照射⑤原代角质形成细胞+si-AKT⑥原代角质形成细胞+si-AKT+15mJ/cm2 UVB照射⑦原代角质形成细胞+si-DNA-PKcs⑧原代角质形成细胞+si-DNA-PKcs+15mJ/cm2 UVB照射⑨原代角质形成细胞+si-DNA-PKcs+si-AKT⑩原代角质形成细胞+si-DNA-PKcs+si-AKT+15 mJ/cm2 UVB照射。转染48h后15mJ/cm2UVB照射,照射后培养2h、4h、24h后,1.CCK8检测细胞活力;2.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3.流式Annexin/PI检测细胞凋亡情况;4.核浆分离,提取细胞质、细胞核蛋白,Western Blot检测DNA-PKcs与Akt总蛋白、磷酸化蛋白表达量差异;5.核浆分离,提取细胞质、细胞核蛋白,Co-IP检测DNA-PKcs与Akt复合体;6.荧光三标进行γ-H2AX、DNA-PKcs、pan-AKT在细胞中的共定位,研究DNA-PKcs、Akt是否定位于DNA损伤处,及γ-H2AX焦点的数量。[结 果]1.CCK8结果:UV照射后,与非照射组比较,2h促进细胞活力,24h抑制,抑制DNA-PKcs与Akt,在紫外线照射后,2h细胞活力增加,随着时间的增加,细胞活力开始下降,24h表现为抑制细胞活力;2.UV照射后,与非照射组比较,2h克隆增加,24h克隆减少,抑制DNA-PKcs与Akt,在紫外线照射后,2h细胞克隆增加,随着时间的增加,克隆增殖开始减少,24h表现克隆增殖明显减少。3.流式细胞术结果:UV照射后,与非照射组比较,2h早期凋亡、晚期凋亡、总凋亡减少,24h早期凋亡、晚期凋亡、总凋亡增加,抑制DNA-PKcs与Akt,在紫外线照射后,2h细胞早期凋亡、晚期凋亡、总凋亡减少,随着时间的增加,细胞凋亡开始增加,24h表现为细胞早期凋亡、晚期凋亡、总凋亡增加;4.WB结果:在细胞核与细胞浆中,UV照射后,与非照射组比较,DNA-PKcs、Akt、p-DNA-PKcs、p-Akt 表达上调,抑制 DNA-PKcs 与 Akt,在 UV 照射后,Akt表达上调;5.CO-IP结果:DNA-PKcs和Akt干扰后,DNA-PKcs与Akt的结合降低,UV照射后又增加DNA-PKcs与Akt的结合,其中在胞浆中结合增加显著。6.荧光免疫结果:DNA-PKcs、Akt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浆,DNA-PKcs主要位于细胞核,Akt主要位于细胞浆。UV照射后刺激后细胞的DNA损伤引起DNA-PKcs从核内向细胞质移位,磷酸化细胞质中的Akt,并引发Akt向细胞核移位。单独干扰DNA-PKcs和Akt时,γ-H2AX焦点数随UV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同时干扰DNA-PKcs和Akt的表达时,γ-H2AX焦点数随UV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趋势变缓。[结 论]1.DNA-PKcs、Akt在肿瘤形成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2.DNA-PKcs、Akt的正反馈调控机制,在紫外线诱发AK中似乎不发挥重要作用。第四部分小鼠水平研究DNA-PKcs/Akt正反馈调控机制[目 的]紫外线照射可诱导光线性角化病(AK)的发生,本研究在动物水平上探讨紫外线诱发AK中DNA-PKcs/Akt的正反馈作用。[方 法]选用5只C57B/6小鼠(18-22g)作为对照组,选择5只基因敲除DNA-PKcs的Prkdc-/-小鼠作为实验组,两组同时给予紫外线照射,紫外线照射采用UVA和UVB混合的亚红斑剂量(90%MED)照射,于第3周增至1 MED,以后每周递增12.5%MED,到第8周照光剂量增至UVB 325mJ/cm2和UVA4875mJ/cm2,以后维持该剂量进行照射至20周处死,一部分皮肤组织分离出表皮组织用于WB检测Akt、DNA-PKcs、Akt Ser473、Akt Thr308、Bax、Bcl-2、p53、p53 serine-15、SP1、c-fos、c-my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切取一部分皮肤组织(包括真表皮)进行HE染色、组织病理鉴定;免疫荧光共聚焦技术检测、计数γ-H2AX焦点(共聚焦),Ki-67(免疫荧光)检测细胞活力、TUNEL染色(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 果]1.实验组小鼠于12周长出新生物,对照组小鼠于18周长出新生物,实验组更早长出新生物;2.照光20周后,敲除DNA-PKcs的小鼠的背部组织蛋白 WB 结果显示 Akt S473、AktT308、bcl2、bcl2/BAX、c-Fos 表达均降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 serine-15表达上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γ-H2AX数减少,细胞活力下降,凋亡增加,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1.在动物水平上验证了 DNA-PKcs对Akt的正调控作用;2.DNA-PKcs可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发挥促癌作用。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美国最近利用新生儿的脐带血移植,治疗一个4岁儿童的白血病,取得成功。脐带血含有丰富的干细胞,能直接进入骨髓。先用化疗破坏了患者的骨髓,再输入脐带血。因脐带血量不足,不能用于成人。
期刊
学位
[背 景]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是目前我国增长最迅速及滥用人数最多的主要新型合成毒品,且服用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研究表明长期滥用METH者可引起勃起功能障碍和早泄等性功能下降症状,动物实验证实METH暴露可抑制睾丸生精功能,然而其导致男性生精和勃起功能损害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机体维持生命和生理活动的基本特征,METH滥用后可引起机体内分泌、免疫和
[目 的]验证新型引导骨再生膜---高分子量聚丙烯酸(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acrylic acid,HPAA)改性胶原膜的促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探讨线粒体质量控制在HPAA改性胶原膜促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的表现,进一步揭示自噬在HPAA改性胶原膜促BMSCs成骨分
[目的]应用SonixGPS实时导航超声结合光纤输尿管肾镜引导穿刺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并与常规超声引导下PCNL作比较,探讨SonixGPS导航超声结合光纤输尿管肾镜在经皮肾穿刺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索一种更安全有效的经皮肾穿刺技术。[方法]对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我院符合要求的95例结石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研究纳入95例病人,其中5例病人进行双侧PCNL手术,共进行10
[目的]用氧化硫酸软骨素(OCS)、氧化透明质酸(OHA)复合Ⅱ型胶原(COLⅡ)构建仿生软骨凝胶(BCG);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与BCG混合后构建细胞—凝胶,为体内软骨修复奠定组织工程方面基础。[方法]第一部分 COLⅡ提取、OCS及OHA制备通过去除蛋白多糖、酶解、盐析、离心、透析等一系列步骤从贵州小香猪离体膝关节软骨中提取COL Ⅱ,并用盐酸溶液进行保存。用高碘酸钠(NaI
[目的]运用Invivo Dental结合患者矫治前后的CB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测量分析嵌入上颌窦底的上后牙正畸牙移动情况,探索嵌入上颌窦的上后牙在正畸力的作用下是否可以移动及移动后上颌窦底骨皮质的改建情况及牙根吸收情况,指导正畸医生对该类患者进行正畸治疗的方案设计,同时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