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文艺性散文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y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史上,郭沫若研究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且在30、80年代出现过两次研究的高潮。许多前辈作家、评论家和学者在这一研究领域都做出了有开拓意义的巨大贡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郭沫若散文的研究也有许多人涉足,从未间断过,同样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的方面来看,未能像研究郭沫若的诗歌和历史剧那样形成规模,无论在纵的方面或横的方而都缺少深入系统的论述。其中散论、综述、概观评述以及单篇或某一组作品的分析居多,而缺乏总体贯通的考察,既无法探究其内在的细微流变,又未能深入到复杂的多重表现的创作实际。如果说诗歌和历史剧的创作表明了郭沫若是一位伟大的作家,那么他的散文创作则更加突出了他的丰富性。本文正是从这样的设想出发,在其散文研究方面做一些努力和尝试。 本选题的总体结构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文艺性散文;二是杂文;三是自传散文。由于时间和条件所限,我首先完成的是第一部分,也就是提交给论文答辩委员会的这篇硕士学位论文。 本文第一章梳理了现代散文的概念流变及其意义内涵。因为现代散文的概念是有别于传统的散文,其流变体现了五四新文学的诸多特征,预示了现代散文的发展方向。本章从现代散文的发展线索和理论建设两个方面,来探讨郭沫若文艺性散文的创作活动,从而梳理出20、40年代两个重要时期:一是五四高潮以后的“小品文时代”,以其1924年在日本博多湾创作的小品、叙事、抒情散文为主;二是归国抗战以后,以其1942年在重庆金刚坡下创作的文艺性散文为主。本章即重点论析了郭沫若文艺性散文创作的总体收获和历史意义。 第二章重点论述了郭沫若20年代“小品文”创作的情感和心态。其20年代的散文主要记录了作者早期的激愤之情,特别是五四高潮以后那个时代的一种苦闷情绪。这种情绪转化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往事的回忆,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形成了郭沫若“一个田园牧歌的小品文时代”。这些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色、妻儿亲友和日常生活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苦闷、矛盾和对美好的向往,表现了诗人深层的伤逝感怀的悲郁之情。这种悲郁之情笼罩了郭沫若1924年前后大部分的文学创作,特别是文艺性散文,形成了其20年代文艺性散文优美、亲切的艺术风格。 一 二 一同他早期诗歌所表现的那种激厉、张扬的个性特征相对照,不难窥见他那难得的澄静的深层心理及其时代侧影。这对我们探索郭沫若创作心理的丰富性极为重要。 第三章主要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论述了郭沫若40年代的文艺性散文。其40年代文艺性散文的内容和思想更加丰沛,既有包藏在平静心态之下的深层的落寂之感,又有对大o然亲近的协观和审视,当然,山有无法超然于世事纷扰的尴尬之情。但和早期几近绝望的生命energy和青春困惑不同,40年代的苦闷是相对的苦闷,危难中有自信,感愤中有大义,再加上人生丰富的阅历和语言表达的自然简洁,构成了郭沫若40年代文艺性散文冲淡明净的艺术风格。从其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他视野开阔,既富于理想色彩,又密切注视着现实。从早期那种个性的自由张扬,不受规范和约束的主观随意性,变成了面对现实、深人生活、认识高远的严肃的8觉化的创作。 第四章主要概括、归纳和论述了郭沫若文艺性散文的艺术特色:(一)从平常中见性情,从微小中出玄机;(二)形式的多样性,内容题材的广泛性;(三)浅显流利、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四)抒情性、音乐性及其它。从而指出其个性特色与艺术特色既是互为表里,又是丰富多姿的。
其他文献
该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力求对"和陶诗"作一全面而深入的考察,主要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和陶诗"绝非东坡单纯模拟陶渊明诗风的作品,而是宋以来诗坛主平淡之风的大背景下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伟大的通史,也是中国史无前例的传记文学著作,因为它首创了传记文学的样式,而成为中国两千年以来传记文学的楷模,尤为可贵的是,司马迁在批判地继承了前
本文以“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先锋小说”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两方面发展演变的探讨,来追溯分析其理论的缘起及具体文本实践的独特价值,从而对其在新时期文学中的地
学位
本文是关于当代著名历史小说作家二月河(凌解放)及其系列长篇历史小说“帝王系列”的专题研究。  二月河是新时期崛起的一位创作成就巨大的历史小说作家,他所创作的系列长篇历
纪实文学在新时期的勃兴是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的崛起与发展不是一种偶然出现的文学现象,对其进行定位、定性、成就、问题的研究,作出客观的审美评价和理论概括,具有一定的必
该文主要以汪曾祺的短篇小说作为考察对象,从作品的思想主题和艺术形式两方面入 手,对他进行整体性的深层次研究,凸出他的小说在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该论文立足于中国传统生命哲学、西方存在主义哲学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从多维的理论视点出发,对新时期小说中的死亡形态书写进行了全面的观照与详实阐析,目的在于系
介绍了一种将LonWorks和L-PLC技术应用于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方案以及利用新型MiniEVK工具进行开发的方法。该方案选用低压电力线作为传输介质,以PL3150芯片为核心设计智能
文章从三部分论述了张炜的小说创作.一、从该文创作与运思方式互动的角度,论述了张炜小说创作与思维方式的关系,以及伴随运思方式的转换,该文内蕴的提升.二、从文化守望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