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透水性多孔生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性能预测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Wind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的制备关键就是配合比的设计,即确定其组分—水泥、砂、石、水、添加剂等的相对比例关系,生态混凝土也不例外。由于混凝土各个组分的相对变化对于混凝土的性能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再加上透水性多孔生态混凝土添加剂的使用和其原材料的性能、品种的严格限制,采用传统的配置方法已经很难满足生态混凝土的设计要求。因此寻找新的途径,快速、可靠的设计出满足强度、孔隙率、透水性以及PH值等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意义是十分重大的。而作为认知科学领域的人工神经网络,具有非线形适应性信息处理能力,处理问题不需要精确的模型,就能快捷有效地建立起输入向量与目标向量之间复杂的函数关系式,把它应用于透水性多孔生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对于解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这类非线性问题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为此,本文在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和青海省2006年度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联合资助下,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围绕透水性多孔生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性能预测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通过一系列的生态混凝土试件的试验,考虑了骨料级配、水灰比、水泥用量、添加剂的选用及掺量比例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包括抗压强度、透水系数、孔隙率以及PH值的影响,研制出具有护坡植生功能的透水性多孔生态混凝土。 2.结合在示范工程中设计的不同的透水性多孔生态混凝土配合比,并以这些数据作为输入向量,建立起透水性多孔生态混凝土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以及添加剂和混凝土强度、孔隙率、耐久性等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从而直观地解决透水性多孔生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问题。 3.综合考虑生态混凝土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复杂条件和影响因素,利用原材料质量和早期性能参数作为输入向量,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生态混凝土的后期性能。 本文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中理论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BP网络模型运用于透水性多孔生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性能预测,通过在示范工程设计不同配合比的生态混凝土,并以这些配合比为样本,建立了生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性能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这些模型综合考虑了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各种因素,能够实现这种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具有较高的仿真与预测精度,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优化设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透水性多孔生态混凝土大规模的应用和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他文献
接触网硬横跨体系是近两年在铁路上尤其在铁路站场多股道上广泛应用的一种接触网结构体系形式,又称为门型架空刚性接触网或硬横梁体系。我国在接触网硬横跨领域起步较晚,其在
本文以兰州市七里河黄河大桥加固改造工程为背景,对钢(梁)-砼(桥面板)组合梁桥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为今后设计及运营后的养护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分析了钢(梁)-砼(桥面板)组
攀西地区是滑坡现象发生较为频繁的地区,这与攀西地区广泛分布的昔格达土有密切关系。工程上常采用锚杆支护技术对昔格达土边坡进行加固处理,锚杆支护具有节约成本、省时省力
地下连续墙基础是指地下连续墙直接作为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同时承受水平荷载和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荷载并传给地基。近年来,随着国内大型桥梁、高耸建筑物、地铁车站建设的
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修建了大量铆接公路与铁路钢桥,这些铆接钢桥承受着日益繁重的交通荷载,其疲劳剩余寿命已受到桥梁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为确保铆接钢桥的使
目前,钢管结构在我国结构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轻型屋面的大跨度建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转动刚度对结构的受力及变形有重要影响。由于钢管节点的受力特
本文在总结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FLAC30有限差分法分析软件模拟了广西区供销合作社职工住宅楼深基坑的开挖和支护全过程,分析了开挖支护过程中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分布规
腈纶废水含有大量的N,N-二甲基乙酰胺(DMAC)、AN(丙烯腈)、醋酸乙烯、单体及其聚合物、胺类、腈类和醇类等难降解和有毒有害物质,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是水处理行业公认的难题。目前,对于有机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单靠物化或生化,其处理效果不理想,一般污水厂采用二者串联的组合工艺进行污染物的降解。但由于受水质条件和预处理工艺的限制,物化部分对提高废水可生化能力存在局限性,故废水的处理重点还取决
支盘桩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桩型,具有承载能力高、嵌固性好、技术经济指标优越等特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外对桩的抗压性能研究比较多,而桩的抗拔性能的相关研
新国产高性能GJ系列钢材是优质升级换代型建筑用钢,较目前普遍采用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特别是在厚板及超厚板方面)有更好的综合性能,目前已开始应用于国家奥运主体育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