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纳米孔结构阳极氧化铝薄膜形成过程及形成机理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cerity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电化学技术,在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中,在相匹配的工艺条件下,通过对铝基材实施阳极氧化处理,制备出了孔径从20-200nm的具有规则纳米孔阵列结构阳极氧化铝薄膜。并采用多种现代测试技术,如: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X光电子能谱等,对氧化铝薄膜的形成机理以及氧化铝薄膜的自组织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对电解质溶液、电解电压、电解质溶液的浓度、铝基材的状态、电解温度等工艺条件对氧化铝薄膜的自组织过程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次从研究氧化铝薄膜形成的微观过程出发,提出了在氧化铝薄膜的形成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张应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氧化铝薄膜的自组织过程是在这两个相反作用力的作用下进行的。通过自组织过程,氧化铝薄膜的纳米孔由不规则的多边形逐渐转变为圆形,同时纳米孔之间排列为规则的阵列结构。确定了在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中,能够形成具有纳米孔阵列结构阳极氧化铝薄膜的电解电压范围分别是:15%H2SO4,5-25 V;3%H2C2O4,10-50 V;2%H3PO4,40-150 V。提出了制备具有规则纳米孔阵列结构阳极氧化铝薄膜的匹配工艺条件分别是:15%H2SO4、20V、4h,3%H2C2O4、40V、6h, 2%H3PO4、150 V、40h,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氧化铝薄膜的厚度约为60-70μm。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在不同电解电压下形成的氧化铝薄膜的晶态结构进行了研究,从氧化铝薄膜的形成机理出发,讨论了电解电压对氧化铝薄膜纳米孔孔径的影响,指出电解电压是决定孔径大小的决定因素,并分析了电解电压与电解质溶液浓度匹配的内在原因。研究了电解质溶液浓度对氧化铝薄膜自组织过程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只有在与电解电压相匹配的工艺条件下阳极氧化,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氧化铝薄膜的自组织过程。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铝基材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较为精细的分析,首次提出了氧化铝薄膜纳米孔的形状与铝基材内部的晶体缺陷密切相关,纳米孔的排列取向与铝基材的晶格排列方式密切相关,指出规则纳米孔排列区域的大小与亚晶界的大小一致。研究了电解温度对阳极氧化铝薄膜自组织过程的影响,指出降低电解温度有利于完成纳米孔的自组织过程。
其他文献
根据大学物理的学科特点,阐述大学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要遵循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同时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目的:评价Aquilion One低剂量扫描技术与螺旋扫描图像质量,探讨低剂量扫描在骶髂关节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Aquilion One CT对怀疑强直性脊柱炎需要行骶髂关节CT检查的患者
了解脊柱韧带的病变情况对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意义重大,MRI是诊断脊柱韧带疾病最有效、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笔者将MRI在脊柱韧带病变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铝电解生产行业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对铝电解生产过程实施优化控制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氧化铝浓度和电解温度是铝电解过程中的两个关键指标,由于高温、大电流、强腐蚀
"媒介融合"在"互联网+"语境中是传媒领域业已形成的全新发展态势,更是未来媒体内容生产的操作理念与思维方式。本文从媒介融合思维的理论内涵,《奇葩说》的"媒介融合"表现,网
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确立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工业发展、社会建设都对资源的使用和开发提出了较大的要求,于是,这便突出了成本控制对于降低企业成本方面的作用。本文根据
康复中心室内设计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充分关注残疾人的医疗康复、生活、心理和安全的需要,才能把它设计成高效、安全、方便、舒适、环保,具有鲜明文化内涵的医疗空间环境
合理有效的薪酬制度不仅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员工努力实现企业目标,提高企业效益,而且能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下吸引和保留住一支素质良好且具有竞争力
超细氢氧化铝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能,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离子膜电解铝酸钠溶液制备Al(OH)3的方法,省略了通入CO2或添加大量晶种的步骤,相比传统种分法和碳分法,流程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