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动性和波动性是期货市场效率的两大主要内容,是衡量期货市场成熟度的重要指标。从已有的研究看,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围绕流动性本身及影响因素展开,如流动性定义的界定、衡量指标的构建以及实证的分析等,而对流动性与波动性关系的探讨很少。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拓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中国大豆期货市场流动性与波动性的关系进行分析。对中国大豆期货市场流动性与波动性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大豆期货市场的运行效率,对促进中国大豆期货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采用了理论研究与实证探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大豆期货市场流动性与波动性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大量搜集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对期货市场流动性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将流动性概念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划分,认为宏观流动性反映的是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微观流动性反映的是及时的、低成本的交易能力。在全文研究的两大理论基础——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之上,本文选择交易量作为期货市场宏观流动性指标,以信息理论模型中的混合分布假说理论为突破口,发现中国大豆期货市场的交易量与波动性之间关系符合混合分布假说,即交易量与波动性正相关,且由新信息引起的非预期交易量对波动性的影响比由流动性交易引起的预期交易量大。在微观流动性指标方面,选择修正的Illiquidity流动性比率作为微观流动性指标,研究发现中国大豆期货市场微观流动性指标与波动性的关系不显著。
本文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在于,将流动性指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划分,分别研究与波动性的关系,发现中国大豆期货市场流动性与波动性的关系不是单一的,宏观流动性与波动性正相关,而微观流动性与波动性关系不显著。此外,非预期交易量对价格波动的影响大于预期交易量。本文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可以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思路,有助于防止市场参与者对期货市场流动性与波动性关系的片面认识,有利于市场参与者.更好的制定投资和监管计划,而且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说明用买卖价差等指标对流动性的衡量不全面。
本文采用了理论研究与实证探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大豆期货市场流动性与波动性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大量搜集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对期货市场流动性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将流动性概念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划分,认为宏观流动性反映的是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微观流动性反映的是及时的、低成本的交易能力。在全文研究的两大理论基础——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之上,本文选择交易量作为期货市场宏观流动性指标,以信息理论模型中的混合分布假说理论为突破口,发现中国大豆期货市场的交易量与波动性之间关系符合混合分布假说,即交易量与波动性正相关,且由新信息引起的非预期交易量对波动性的影响比由流动性交易引起的预期交易量大。在微观流动性指标方面,选择修正的Illiquidity流动性比率作为微观流动性指标,研究发现中国大豆期货市场微观流动性指标与波动性的关系不显著。
本文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在于,将流动性指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划分,分别研究与波动性的关系,发现中国大豆期货市场流动性与波动性的关系不是单一的,宏观流动性与波动性正相关,而微观流动性与波动性关系不显著。此外,非预期交易量对价格波动的影响大于预期交易量。本文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可以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思路,有助于防止市场参与者对期货市场流动性与波动性关系的片面认识,有利于市场参与者.更好的制定投资和监管计划,而且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说明用买卖价差等指标对流动性的衡量不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