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驾驶数据的轮式装载机行驶轨迹规划与轨迹跟踪控制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goboy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装载机作业环境恶劣,驾驶员在持续作业2小时后其体力和耐久力会明显下降,视力和听力也会变差,精力无法集中,对行驶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国内装载机驾驶员的年薪为12万元左右,每年一辆装载机人力成本近50万元。自动驾驶装载机的广泛应用,是发展无人化土石方作业技术,实现安全高效绿色作业的关键。相对于普通乘用车人流量大、道路复杂的交通环境,轮式装载机的作业场景单一、重复性高,更容易实现自动驾驶。然而,由于缺乏对装载机的循环作业评价方法,无法制定合理的循环作业规范等级,在V型作业模式下,不能得到最优的循环作业规范,又由于规划所得轨迹不符合装载机实际作业行驶特点,加之轨迹跟踪控制系统不具备对新环境和新任务的自适应能力,无法满足自动驾驶轮式装载机对不同行驶环境具有自适应能力的智能化控制需求。鉴于此,以自动驾驶轮式装载机为研究对象,以满足对不同行驶环境具有自适应能力的智能化控制需求为目标,基于装载机实际驾驶数据,提出了一套轮式装载机行驶轨迹规划与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采集装载机V型作业模式下的驾驶数据,研究装载机循环作业优劣评价方法;其次,构建装载机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轮式装载机车速、加速度、最小转向半径等约束,以最优快速随机扩展树算法(Optimal Rapidly Exploring Random Tree,RRT*)、CC-Steer(Continuous Curvature Steer)和路径-速度分解算法为数学基础,研究满足装载机在工作区域正向/反向行驶状态下的无碰撞行驶轨迹规划方法;然后,考虑路径曲率扰动,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理论,研究对路径曲率有自适应能力的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Adaptive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AMPC)轨迹跟踪控制方法;最后,基于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stic Policy Gradient,DDPG)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研究数据驱动框架下对新环境和新任务有自适应能力的DDPG深度强化学习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通过本研究的实施,为保障自动驾驶轮式装载机在不同行驶环境下的自适应能力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集了不同驾驶员在装载机V型作业模式下的驾驶数据,分析了装载机驾驶员的作业特点,研究了装载机循环作业优劣评价方法。构建了装载机驾驶数据采集系统,采集了熟练驾驶员和非熟练驾驶员在V型作业模式下的驾驶数据。提取了循环作业相关参数,即循环作业时长、行驶路程和制动滑摩功,在此基础上,分别在不同作业循环和不同作业方式条件下对以上参数进行了分析。所提评价方法为V型作业模式下自动驾驶轮式装载机作业时长和行驶路程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2)建立了能够反映轮式装载机操纵稳定性的整车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满足装载机在工作区域正向/反向行驶状态下的无碰撞行驶轨迹规划方法。以轮式装载机为研究对象,利用未来时刻的路径曲率信息和当前时刻的车辆状态信息,建立了反映装载机在轨迹跟踪过程中横向位置偏差和航向角偏差的动态偏差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能够反映轮式装载机操纵稳定性的整车动力学模型。结合轮式装载机的车速、加速度、整车最小稳定转弯半径等驾驶数据,以RRT*和CC-Steer等算法为数学基础,计算生成了同时考虑空间和时间因素,并具有避障功能且符合装载机实际作业行驶特点的轨迹点集。(3)研究了一种对行驶路径曲率有自适应能力的自适应模型预测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基于装载机动力学模型和动态偏差模型,以时变状态下的路径曲率为扰动输入,以加速度和铰接角为控制输入,以车速、横向位置偏差和航向角偏差为输出,建立了满足装载机在工作区域行驶的AMPC轨迹跟踪系统。以规划的行驶轨迹为目标,利用构建的AMPC轨迹跟踪系统,进行了自动驾驶轮式装载机的轨迹跟踪仿真验证,实现了对路径曲率有自适应能力的AMPC轨迹跟踪控制。(4)研究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轮式装载机轨迹跟踪控制方法。以DDPG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为数学基础,构建了四种不同类型的环境模型以及与环境模型相对应的四类DDPG智能体。通过基于试错机制的交互式学习,得到了不同环境模型下逼近于最优控制策略的DDPG智能体。以规划得到的V型作业行驶轨迹为目标,利用构建的深度强化学习轨迹跟踪系统,进行了不同环境下自动驾驶轮式装载机的轨迹跟踪仿真验证。摆脱了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对车辆模型的依赖,实现了对新环境和新任务的具有自适应能力的深度强化学习轨迹跟踪控制。
其他文献
天然气水合物(NGH)是由甲烷气体和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似冰状笼型固体物质。因其具有能量密度高和储量大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的接替能源而受到各国关注。针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开采,国内外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现有研究表明,降压法是最具有经济效益的开采方法,但需要提高开采速率;传统注热法在提高开采速率的同时存在热量注入过程中的大量热量损失从而导致能量利用效率低的突出问题。因此,本文提出基于原位电加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尽管促学评价领域的研究激增,但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促学评价在写作中的应用的研究却十分缺乏,而在小学阶段尤其如此。本研究在中国的两所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在线促学写作评价的创新实践,调查了评价创新实施过程中的教师信念和行为,并发现了影响教师实施评价创新的因素。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旨在回答四个研究问题:(1)教师在线促学写作评价的信念是什么?(2)教师在线促学写作评价的行为是怎样的
非共价键在生物化学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手段分析这些生物活性分子的非共价键成键机制,为进一步理解非共价键在蛋白质的结构稳定、药物与受体蛋白结合位点提供实验依据。非共价键种类繁多,行为复杂,至今仍然有很多相互作用没有被彻底理解归纳,甚至有些非共价键还从未被实验证实。本论文应用傅里叶变换微波光谱结合量子化学理论方法对硫醚类、氟化芳香环、苯并呋喃三类生物活性分子的非共价键形成机制展开研究,主要
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具有物理意义明确和便于计算机实现等优点已是信号频谱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其频谱泄漏和栅栏效应的问题导致信号经FFT后得到的离散频谱参数均存在较大误差。对信号时域加窗和频域插值能有效抑制频谱泄漏和改善由栅栏效应导致的频谱参数估计误差。在已有的频谱参数估计方法中,插值FFT法是研究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但现有插值FFT法存在频率计算公
张北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的工程,也是首个采用直流断路隔离故障的直流电网工程。直流断路器应用造成电网故障特征重叠,增加故障辨识难度,对故障保护要求更高。同时,直流电网故障机制与传统柔性直流系统不同,直流断路器应用导致系统电磁暂态特性发生根本变化,需要揭示新结构下直流断路器开断直流电网故障的电压演变机制,掌握直流断路器与系统间的电磁暂态交互特性。针对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新特征,本文
由于现代船舶推进系统和无轴推进系统对水润滑轴承橡胶材料的低噪声、高可靠、长寿命、低跳动等性能提出了愈加严格的要求,因此建立在动态服役工况条件下橡胶材料的摩擦学、材料学以及可靠性工程的多学科协同创新理论体系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为此,本文对橡胶材料进行了创新设计,以提升橡胶材料的润滑性能、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通过基础理论与试验,研究橡胶材料的动态润湿行为、动态润滑性能以及织构摩擦学特性,为优化水润滑条件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也得到了巨大的改善。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当下经济大环境中出现了两个典型事实分别是:中国金融行业的迅速膨胀,和中国环境质量的严重恶化。早期高投入、高耗能、低质量、低产出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何实现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与绿色生态效率的全面提升,已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点课题。这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全、人民福祉,也关系到中国未
中轴作为一个几何学中区域表达的一种有效方法,已广泛地被用来解决几何建模、形状识别、机器人路径规划、曲面拟合等领域中的难题。作为一种精确定义的骨架,物体的中轴不仅提供了三维模型的拓扑特征,其结构中还隐含着对三维物体的表面模型和体积模型的描述。中轴具有紧致性和对称性等特点。理论上中轴可以被用来表达任意形状,甚至形状的运动和碰撞等。然而,目前关于中轴计算的研究中,几乎都是以静态形状的中轴计算为目标,尚且
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屡创新低,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的增长速度却不断加快。“少子化”与“老龄化”并存的严峻趋势,似乎将中国推向了人口结构变动的十字路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老年人的养老待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刚性需求,而少子化却让养老保险基金未来的收支平衡雪上加霜。为了保障老年人口的刚性生活需求,扩大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提高统筹层次成为了国家与各界人士的共同目标。鉴于实现一步到位的养老金全国统
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重特大交通事故,会对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对社会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疲劳会降低驾驶员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以及对车辆的操控能力,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而疲劳驾驶是广泛存在的客观现象,许多驾驶员都曾在疲劳状态下继续驾驶车辆。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单调的驾驶环境更容易引起驾驶员的疲劳,并且在高速公路上不能随时随地获得停车休息的条件。因此,探究驾驶疲劳生成机理、研究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