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系统低速动态性能提升策略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z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磁同步电机具有结构坚固、高动态性能、高转矩惯量比、高转矩电流比及控制灵活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驱动领域。而位置传感器直接导致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下降,因而无传感器控制领域近年来发展为研究热点。但该运行模式有动态性能降低的弊端,限制了永磁同步电机在高性能需求的领域的应用。低速及零速域无传感器控制通常采用高频注入法,其使用的数字滤波器不可避免的降低了控制系统带宽。与此同时,不精确的观测反馈量、观测器参数和动态品质差的控制器均会降低系统刚度。因此,本文对基于高频注入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系统带宽及刚度提升问题进行研究。在建立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无传感器控制系统非理想因素对电流环和速度环带宽的影响。针对在参数失配情况下,分析位置观测器对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论证了去除信号处理过程中使用的数字滤波器以及速度反馈低通滤波器可以提高系统带宽。为了去除数字滤波器以提高控制系统带宽,对基于模型预测的高频方波注入无传感器控制策略进行研究。由注入高频电压与电流时序关系,简化信号分离和转子位置误差提取控制算法,从而去除数字滤波器。应用所提出的改进的转子位置观测器,得到转矩脉动更小的观测转速,去除速度反馈数字滤波器。采用基于模型预测法的转速预测方案,得到超前于观测转速的预测转速,将其作为速度反馈提升系统动态性能。为了提高控制系统刚度,研究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自抗扰控制策略。分析系统参数及观测器带宽对刚度的影响,结合系统速度环自抗扰控制器状态方程数学模型,采用扩张状态观测器观测并补偿扰动,非线性误差反馈控制器快速平稳的控制误差反馈,提高了系统鲁棒性。在系统不失稳的条件下,分析扩张状态观测器及非线性误差反馈控制器,并给出其参数设计方法。最后,在理论分析及仿真的基础上,利用IPMSM对拖加载平台,对所研究的基于模型预测的无位置传感器自抗扰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实验验证。加减速实验验证控制策略使系统具有良好的运行特性,电流环及速度环带宽测试验证了该策略提高带宽的有效性,有无自抗扰控制器的刚度实验表明自抗扰策略提高了刚度,所研究的控制策略提升了系统动态性能。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地方立法也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2015年,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使我国所有的设区的市均获得了地方立法的权限,我国所有的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都被赋予了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权。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是指设区的市权力机关制定的在该设区的市范围内实施的,具有效力并可以普遍、反复适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 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 机械加工行业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产品质量控制作为机械加工企业建设发展过程的重中之重, 是一个必不可缺的关键内容, 直接关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以来,国企改革被提上日程,并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政企分开是国有企业改 革实施数年却效果甚微的一个老难题.那么,试想当真正实现政资分开后政企分开
【摘 要】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反作用于生活之中。教育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将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实现理论教育和实际生活的完美结合。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难点学科,促使学生们对相关知识概念、理论公式进行有效把握,并融入一些生活化元素,可以帮助他们增强对知识的吸收效率,同时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能够灵活运用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们开展相关学习活动,促使其能够在课堂中感受各种生活化的数学
尊敬的各位医师朋友们:下腔静脉可回收滤器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预防致死性肺栓塞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高滤器经导丝释放(OTW)和回收的手术操作水准,促进滤器规范化应用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Cache是一种提高性能的重要手段。在多线程环境下.为了避免并发的读写操作可能造成的丢失修改等问题,往往采用“独占式访问”的方法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然而这种方法可能会严重
本文认为,缺乏规范是影响中国广告整体水平的一大瓶颈性问题,而规范化的建立,除了人们已经重视的政府监控和行业自律之外,还需有“第三种机制”即“学术监控”的机制。文章通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