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社会学的视角看来,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场域。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社会性的发展。然而,在这个场域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学生,他们“希冀进场”却“被迫缺席”,游离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心,成为边缘化学生。边缘化的存在不仅制约着学生的发展,还阻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因此,学生边缘化现象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川个案研究,在对南京市Z小学四(3)班ABC三位学生课堂学习生活观察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对学生边缘化现象的描述,来进一步揭示出隐藏在学生边缘化现象背后的社会排斥机制。研究发现,学生边缘化主要表现在“座位的编排”“课堂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同伴社会关系”这四个方面,通过对现象的透析,发现ABC“希冀进场”却“被迫缺席”,这种“不在场”境遇的背后,教师是隐形的“推手”他们对ABC实施“身体的隔离与监控”“话语权利的剥夺”“教学资源的不公分配”“能力价值的贬低”,以致于ABC自我内化,沦落为课堂中的“边缘生”。造成学生边缘化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本研究通过对学生(ABC)边缘化现象的分析,把学生边缘化归结于排斥的结果。因此,本研究把学生边缘化现象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进而挖掘该现象所隐含的深层次问题——课堂教学中的社会排斥。排斥的路径主要是:非主流人群的出现是排斥的前提;教师是排斥的发起人;同辈群体是排斥的附和者:课程知识是排斥的中介:边缘化是排斥的结果。总之,本文试图以课堂学生边缘化现象作为一个切入点,透视其背后存在的排斥机制,通过对ABC学生在课堂学习生活中排斥的具体表现和运作机制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被动排斥的运作是学生边缘化形成的本质;教师是学生边缘化的演进动力;学生自我认知是学生边缘化的催化剂;课堂教学是学生边缘化形成的重要方式。本文力图对学生边缘化成因的研究寻求一种新的视角的同时,也为课堂教学的实践提供一种社会学的反思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