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OFBG传感器的BFRP-钢管短柱的抗压性能及安全评价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n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提供外在约束已成为改善现有钢筋混凝土(RC)柱或空心圆截面(CHS)钢柱构件性能的有效方法。虽然之前的学者在利用FRP约束RC柱和加固CHS钢柱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但多数约束构件仍会在FRP断裂时发生失效破坏,致使许多人因意外倒塌而面临生命危险。由于增加构件截面设计尺寸或FRP材料厚度将会增加结构的重量和成本,故采用经济、实用、高效的方案设计具有自感知能力的FRP约束柱是极为必要的。此外,光纤传感器易嵌入至FRP中,有助于设计出自感知FRP构件及结构,然而内置传感器能否提供有关FRP约束柱健康状况的必要信息仍然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另外,在不增加额外荷载的情况下,设计具有峰前和峰后平衡性能的约束混凝土柱是本论文试图解决的一个有趣课题。现有的荷载-应变模型不能准确地预测新型约束柱,尤其是环形混凝土柱在钢和FRP约束下的受力性能。目前尚未有关于FRP加固CHS钢柱的性能预测模型及其安全评估的研究先例。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试验研发了内置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器的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FRP)钢管,此种研发管有望解决前述混凝土柱和钢柱约束不足的难题。为寻求经济和环保,将BFRP作为约束材料以延缓薄壁及厚壁钢墙体屈曲。对22个经强化和未经强化试件进行轴压试验,研究了 BFRP加固效果以及所提出的“Punched-in模式”薄壁CHS钢的轴向承载力、破坏模式、荷载-位移特性。此外,利用15个试件研究了内置FBG传感器的性能,据此表明了其在获取新型管全寿命周期内应变信息的可能性。最后,通过重量和成本分析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法对钢材进行约束的优势。2)为解决现有约束混凝土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hybrid FRP-混凝土-钢双层管柱(DSTC),提出了一种新型BFRP钢管(BFST)混凝土DSTC(BFST-DSTC)的理念。对22个试件进行了轴压试验,研究了设计参数对BFST-DSTC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BFST-DSTC在承载力、约束比、破坏机理、峰前和峰后延性等方面具有优势。内层FRP夹套延缓了内层钢管屈曲,“Punched-in模式”外层钢管则提高了 FRP护套的约束效果。BFST-DSTC具有良好的峰后性能和高耗能能力,可防止FRP护套破裂所导致的结构倒塌。最后,提出了新的约束模型用于预测约束混凝土的极限点。3)本研究旨在评估现有的分析模型能否预测FRP和钢材共同约束下非均匀约束混凝土(BFST-DSTC内混凝土)的荷载-应变关系。此外,相比于以往设计中所使用碳钢或不锈钢管,内部BFRP加固的CHS管具有不同的性能。本文建立了适用于BFST-DSTC柱和FRP增强CHS钢管轴压性能的分析模型,该模型可用于预测完整的载荷-应变曲线(峰前和峰后行为),且易于工程应用。由于试验数据缺乏,作者利用基于不同参数的其他约束系统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评估。4)由于FRP约束混凝土柱的损伤情况复杂,其安全性和自监测仍是目前需解决的难题。为此,研究了由BFRP-钢与内置FBG传感器组成的智能双层管约束混凝土柱(Smart BFST-DSTC)的自感知性能。重点研究了 10个试件在轴压作用下的应变的自监测能力。自感知研究结果表明,测量范围满足监测FRP夹套应变及评估内管健康状况的要求。最后将内置光纤光栅(Embedded FBG)传感器的应变数据运用到BFST-DSTC的安全评价方法中。5)最后,探讨了运用内置FBG传感方法对BFRP加固CHS短钢柱进行屈曲监测和安全评价的可行性。轴向荷载作用下,BFRP加固CHS短钢柱可延缓屈曲,然而在发生大变形之前屈曲是不可见的。所以,从安全性角度出发,早期监测是避免BFRP加固CHS柱严重损伤的首选方法。因此,可利用嵌入式FBG传感器获取用于屈曲监测的应变数据,在此基础上对BFRP加固管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价。
其他文献
混凝土类准脆性材料的断裂性能需用非线性的断裂模型来描述,其中的裂缝扩展阻力曲线(即R阻力曲线)表示在裂缝扩展过程中所需能量的变化。混凝土类准脆性材料在裂缝扩展过程中,由于裂缝尖端前部断裂过程区的存在,R阻力将随着裂缝的扩展呈现上升的趋势。R阻力曲线方法能有效反映断裂过程区对混凝土类准脆性材料裂缝扩展的影响,可以预测试件的荷载-位移等结构响应。在材料的断裂性能研究中,R阻力曲线的确定是混凝土断裂力学
目的:分析收住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的川崎病(KD)患儿相关临床特征,探究KD患儿收住PICU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住PICU的KD患儿33例,与同期未收住PICU的普通组KD患儿87例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指标差异,并采用多因素分析及ROC曲线分析KD患儿入住PICU的高危因素。结果:PICU组患儿各脏器影像检查异常率高于普通组,心脏冠脉异常率分别
在生物体中,氧化还原辅酶NAD(P)H在电子以及质子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超过400种氧化还原反应依赖NAD(P)H和NAD(P)+相互转化。因此,在过去几十年中,研究者已成功将各种NAD(P)H模拟物用于有机合成化学研究领域。可再生NAD(P)H模拟物在反应中因仅需使用催化剂量,避免了模拟物在使用过程中副产物的产生,造成产物的分离困难,同时也提升了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尤其受到高度关注。本文采用两类可
粗粒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由于其透水性好、填筑密度大、压密性好及不易液化等优点,在大型土工构筑物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是人工岛、机场高填方、路基、堤坝等土工构筑物的主要建筑材料。为了满足这些工程对变形、稳定及安全评价的需求,国内外学者对粗粒料的变形与强度特性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由于振动碾压施工技术的发展,目前工程现场用于碾压的粗粒料尺寸明显大于室内试验所允许的最大值。现场碾压后粗粒料的最大颗粒粒
复杂薄壁结构因具有轻质、高承载等性能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燃料贮箱、尾喷管等航空航天结构中。该类结构形式复杂、结构细节丰富、精细有限元模型规模巨大,导致动力学分析极其耗时,严重制约结构动力学优化与模型修正的效率。现有模型降阶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动力学分析的计算量,但仍无法满足复杂薄壁结构动力学优化与模型修正过程中,对于整体模态与呼吸模态的精准捕捉、目标频段内频响函数的高精度预测、以及不完整试验模态条件下
在工业生产中,粉尘爆炸事故频发。湿法除尘工艺是粉尘防爆领域广泛应用的技术手段。对于化学性质活泼的铝粉,使用湿法除尘时,受潮铝粉可能放出氢气,诱发氢气/铝粉混合爆炸,给除尘工艺带来威胁。此外,氢气/铝粉混合体系还存在于工业生产烷基铝的反应原料、固体火箭推进剂AlH3脱氢反应中间产物等环境。现有爆炸研究还未系统涉及氢气/铝粉混合体系。已得到的针对纯铝粉和纯氢气爆炸研究成果还无法解释氢气与铝粉混合爆炸过
随着太空任务的不断深入和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轻量化、模块化的大型空间结构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基础。受限于运载火箭的单次运载能力,在轨组装是大型空间结构最有前景的构建方式之一。随着空间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轨组装技术在未来大型甚至超大型空间结构的构建中将发挥更大的潜力。在轨组装的顺利完成是大型空间结构长期在轨运行的基本前提。整个在轨组装任务工程量巨大、耗时较长,多种空间摄动以及不可避免的组装撞击等扰
与传统的超声波相比,超声导波由于具有传播距离长、检测精度高、响应快、成本较低等优点,在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异型截面结构由于形状复杂、截面不规则,导致其导波模态多且频散严重,传播特性更为复杂,难以用解析法直接求出结构中导波传播的频散方程;此外,超声导波的传播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尤其是载荷和温度变化。因此,异型截面结构的超声导波在复杂的应力和热应力环境下的波结构分析和传播特
冷凝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相变现象,同时作为一种高效的传热手段广泛应用于多种工业生产中,如集水、火力发电、烟气余热回收和海水淡化等。其中,滴状冷凝相较于膜状冷凝而言,具有更小的热阻和更高的传热速率,因此成为冷凝传热强化的理想方式。而固-液-气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决定了冷凝过程中的液滴动态行为,并进一步影响冷凝传热速率。本文结合实验观测、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从气液界面效应出发,研究了湿空气冷凝过程中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