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白叶枯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y323199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多数杂交水稻组合不抗白叶枯病,本研究通过杂交、回交将单个或多个抗病基因转到或聚合到不育系和恢复系中,对杂交水稻进行抗性改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因其对目标基因的快速准确选择为回交育种提供有效工具。以回交转育为基础,采用田间接菌鉴定和分子标记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导入广谱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和(或)Xa23,在保持原受体优良性状基础上,增强其抗白叶枯病的能力。 此外,两系杂交稻种子生产安全问题使一些企业望而却步,近年来两系杂交稻发展势头有所减弱,本研究还通过多年对我们育成的多个不育系分期播种试验,系统地对两系杂交稻种子生产安全技术进行研究,研制安徽省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特性鉴定及两系杂交稻种子生产安全技术。 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导入光敏不育系中,育成抗白叶枯病的籼型光敏核不育系3418S(Xa21)和籼型温敏核不育系3178S(Xa21)。其抗性达到了IRBB21的抗性水平,且保持了3418S和399S的明显的光、温敏核不育特性,前者保持3418S优良经济性状,于2002年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并申报了品种权;后者经济性状优于399S。可用于两系法杂交优势利用,提高两系杂交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2) 将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与广亲和基因聚合于恢复系中,育成抗白叶枯病的广亲和恢复系抗4183(Xa21),在保持广亲和恢复系4183优良经济性状的基础上,增强其抗白叶枯病的能力,其抗性达到了IRBB21的抗性水平,为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提供良好的亲本。 3) 将同位于第11条染色体的两个距离较近的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和Xa23)整合到一起,育成聚合Xa21和Xa23的矮败型核质互作不育系R106A,其抗白叶枯病能力增强,达到高抗水平,抗性的持久性可能会大大延长。雄性不育性稳定达标。采用分子标记对核质互作型不育系的抗性改良非常重要,但难度增加,尚未见报道。该不育系的育成,可直接配组利用。也为白叶枯病持久抗性改良提供较好的平台。 4) 1991-2001年对相继育成并通过省级技术鉴定的7个光、温敏核不育系:7001S、3502S、8087S、3516S(以上粳光敏型)、2301S、399S(以上籼温敏型)和3418S(籼光敏型)连续多年分11期播种,获得各自的生育特性、光温生态、育性(不育期、可繁期、育性转换期)、抗性、实用性等性状的大量数据,并送中国水稻所人工气候箱作育性及不育起点温度鉴定和选送3个不育系参加全国联合生态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空间距离原生态的自然越来越远,环境保护、生态危机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精神层面上,人们却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渴望
通过对马头电厂逆止门结构和工艺改进的介绍,对类似产品的缺陷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论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系统地研究了高校科技项目专利管理问题,力图为提升高校科技项目专利管理的绩效予以理论支撑和制度设计。本文以系统论为研究视角,在现有文献研析及前期
加入WTO后,发达国家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将更加严格,我国医药企业只有依靠科技兴药,同时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才会有出路。虽然现有的自主创新药品所占比重较小,但其已成为大
为全面掌握南海北部大亚湾海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利用2007—2008年在大亚湾开展的4个航次124个站次的海洋生物调查数据和历史资料,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对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污水处理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模糊神经控制以及专家控制的最新进展以及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并结合国内外研究
桥梁拉索破断的统计寿命为3~16年,在桥梁的服役期内,拉索将多次拆换或破断。囿于问题的随机背景,拉索的寿命预测,是一个非确定性的统计量,拉索破断的年月并不确知,因此,拉索
黄金坪水电站是大渡河流域水电梯级近期开发的大型水电工程之一。在黄金坪水电站下坝址区右岸尾水出口部位分布较大规模的龙达沟泥石流冲沟,历史上曾经暴发过较大规模泥石流活
企业正在步入一个以知识为主宰的全新的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的经营战略中起着越来越主导的作用,同时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挑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