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下多年冻土区低缓坡度滑坡发育机理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lee1985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是我国多年冻土分布的主要区域,同时也是我国地震最集中发生的地区。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深入,大型工程项目建设越来越多的在青藏高原兴起,此类工程的建设和维护也将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因此研究多年冻土区斜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失稳机理是十分必要的,其研究成果将会对此地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影响意义。运用振动台等设备进行了多年冻土区斜坡的近似原型试验和数值模拟。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和试验段现场考察,设计并制作了多年冻土区低缓坡度斜坡近似原型的模型,采用反映青藏高原地震特点的人工合成地震波,完成了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荷载下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指出地震作用下多年冻土区斜坡滑动是沿着冰土界面的软弱层整体滑动的,斜坡土体内部没有发生变形。斜坡破坏后其水平方向自振频率下降明显,垂直方向无明显变化。加速度沿斜坡高程具有放大效应,水平方向加速度放大效应大于垂直方向,在冰土界面软弱层加速度放大效应小于下部冰层和上部土体。冰土界面软弱层的孔隙水压力受水平方向地震荷载影响较大且在振动过程中变化明显。振动过程中上部土体的温度有所增加,冰土界面的水分含量逐渐增大。数值计算地震作用下此类斜坡的动力响应指出,随着地震荷载的增大,斜坡稳定的安全系数不断减小;振动过程中冰土界面孔隙水压力不断上升,当振幅较小时孔压上升不明显,振幅较大时孔压上升明显;斜坡的最大剪应变主要存在冰土界面软弱层中。综合考虑多年冻土区地震作用下斜坡破坏机理可认为冰土界面软弱层的存在是导致地震作用下斜坡沿冰土界面滑动的主要因素,振动过程中冰土界面超孔隙水压力的产生和冰土界面软弱层加速度减小而产生的剪力以及冰土界面软弱层含水量增大,都是诱发滑坡的因素。本次研究得到了中科院寒旱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No.SKLFSE201209)的支持。
其他文献
在一定的试验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混凝土断裂破坏的全过程,可以为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研制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提供力学依据。此外,数值模拟方法有利于解释试验中发生的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方针的实施,在建筑领域,国家提出了节能、节土的墙体改革政策。为此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砌体结构委员会着手制定《蒸压粉煤灰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以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建设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兴建或规划建设大量内河和跨海桥梁。对于大型桥梁,车辆、船舶或海上漂浮物撞击桥墩的事故时有发生。同时,处于海洋环境中的跨海大
本文综述了地震工程中对建筑物地震作用的计算以及结构影响系数R的取值,通过对多个国家抗震规范的比较研究,表明我国现行的抗震设计《01规范》对地震作用的取值没有考虑结构类
本文主要是通过振动台试验和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分别对三层钢结构剪切形模型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了摩擦摆隔震结构相对于传统非隔震结构的隔震效应和能量传输机制。通过定
学位
大跨空间结构因其突出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重要建筑。此类结构通常自振频率较低,对脉动风荷载等振动荷载敏感,有时在风荷载作用下会发生较大振动,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及安
大量的地震灾害表明,强烈的地震作用会给人们的生命带来严重的危害,财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近年来,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方法以其实用性较强等优点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它对社会生活和地区经济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认识地震灾害的特点对于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地震作用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因素,因而用可靠度理
气囊膜结构作为膜结构的一种形式,具有自重轻、施工快、造型美观、跨越能力强、抗震性能好等其他结构不可比拟的优点。随着自身技术的完善以及新型膜材ETFE的出现,其在实际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