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球运动于12-13世纪在法国以一种游戏的方式揭开了她的面纱,随后其在英国得到划时代的发展,温菲尔德爵士为这一游戏制定了规则,逐步衍化成一个运动项目。美国第一次出现网球比赛是在1874年,但是它对网球运动的推动却功不可没,美国在其他项目上的成功运作经验,为网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西方世界的大熔炉里历练过的网球运动,带有先天性的西方文化烙印,深受西方海洋文化的侵染,在精神层面上充满了扩张性。
网球运动在1885年前后传入中国,先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外国传教士和商人之间出现网球活动,后来,一些教会学校也开始开展起这项运动。新中国成立后,网球运动在起点低、基础差、交往少的情况下逐渐发展。随着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交流也越来越多,文化特质方面的差异对一个运动项目的发展也形成了巨大的影响,要想促进网球运动在中国更好更快地发展,要使中国的网球运动成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要很好地分析这些差异,找到利弊,避其短,扬其长。
因此本文从网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开始,对网球文化的构成进行了论述,指出了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对网球文化的演进进行了探究,以此来发现其形成、发展的脉络,在此基础上对网球文化在中国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从中西方体育文化特征入手,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体育文化的主要特点和西方文化及体育文化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其中着重强调了中国体育文化中对力量、勇气、道德、礼仪的重视,体育运动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映射下,更加趋向于一种文艺表现形式。与此相对照,西方体育文化是以竞技为特征的一种体育文化,在本质上更可以说是一种“骑士精神”的写照,宣扬个人至上,强调个人价值的完善,追求外在的超越与理性的思考,这主要取决与它所形成的文化环境,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个体激进性和开放吸收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的海洋性地理环境,使西方人崇拜力量之美,讴歌骑士精神,形成了好动、冒险和自立的性格以及开拓精神和变异观念;然后在对这两种文化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对其差异进行了浅层和深层的分析。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对网球文化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之后,提出将网球文化中国本土化的意见与建议,在意见与建议中首先分析了建设中国网球文化的现有优势,文章的最后列举了实现网球文化中国本土化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文化交流与宣传。对于网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其所蕴含的文化理念,要形成系统的宣传教育材料,加大力度,拓宽广度,增加深度。
二、提高我国选手竞技水平。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路线。中国网球的重点是“女子网球为突破口”,以女子带动男子网球运动的发展。最后要走职业化道路,要提高中国选手的竞技水平,就要考虑加快网球运动员的培养体制转换,同世界网球运动接轨。
三、提升赛事规格。首先要增加赛事奖金和积分,其次要完善硬件设施,最后要强化赛事推广。
四、建设裁判队伍。高素质的裁判队伍不但是一个项目发展水平的佐证,更能够从另一方面丰富网球文化的内容,并对网球文化的建设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五、用好明星效应。体育明星效应在体育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他们在世界上拥有成千上万的球迷,他们的举手投足都会引来许多球迷竞相模仿,这些体育明星给体育包括相关的产业带来的广告效应是一般的广告所远远达不到的。
六、深化文化底蕴。四大网球赛事的举办都在100年以上,而中国有影响力的网球赛事还都处在起步阶段,也正因为如此,对文化底蕴的积蓄才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它将直接关系到赛事的走向和未来。
七、加强高校网球教育。高校大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对知识的接纳、理解都强于普通民众,所以,加强高校的网球文化教育,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为网球文化的快速良性发展将大有裨益。
八、逐步推行社区网球。随着现代居住结构的改变,社区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群单位,积极推行社区网球活动,不但将会成为网球运动的一只有力的推手,更将成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建设上的一个蹊径。
九、借奥运之帆,行网球之船。2008年是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自豪和骄傲的奥运年。要趁奥运之际,促进中国网球运动的发展,以奥林匹克文化节为平台,加强网球文化的宣传,努力使中国网球文化建设跨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