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产品设计方案的犹豫模糊Kansei-TOPSIS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haiyanp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制造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产品在实用性和功能性方面日趋同质化,人们比以往更加关注自身的感性需求。企业之间的竞争己经不单是功能、价格、服务的竞争,而是转向以满足用户情感需求、提升感性满意度为基础。自1970年以来,产品的感性意象(指标)受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产品设计和感性工学研究界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感性工学。其实施方法主要分三种,第二种逆向型的感性工学主要是对产品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用数据的量化来判断产品方案能否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的感性需求,以便选择一种设计方案进行后续生产。产品设计方案评价是企业新产品研发核心环节,也是提升产品生产效率,降低生成成本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途径。因此,生产企业有必要发展一种以满足用户感性需求为导向的感性评价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从感性工学的视角对产品设计方案进行评价的背景及目的意义,随后对感性工学和产品设计方案评价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回顾。对感性评价指标确定、不确定感性评价信息的表征、指标权重的确定及评价方法的构建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后,发现以下三个现实问题需要解决:(1)在用户给出关于产品感性指标的偏好评价值时,一般会犹豫且难以用单个数值去表达出感性偏好;(2)在感性评价时,感性意象(属性)间存在优先级别关系且决策者关于属性的多个优先层有不同的认知强度,这就使得传统关于优先多属性决策的研究不再适用;(3)针对感性评价问题,相关专家提出许多有助于用户选择最大程度满足自身感性需求的产品评价方法,其中以逼近理想解(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评价方法的应用最为常见。但传统感性TOPSIS方法中距离公式无法考虑感性评价信息特有的时间结构分布特性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步骤:(1)在犹豫模糊环境下,改进了针对不确定表达的感性工学实验流程;(2)针对决策者关于属性优先层间的不同期望强度,提出了一种用于生成优先权重的参数化方法,以适应复杂和不确定的决策场景和情况;(3)针对感性评价信息特有的时间结构分布特性问题,构建了一种犹豫模糊相关熵测度用于度量备选方案与理想方案间的差异,用来更加科学有效地解决产品设计方案感性评价问题。最后结合关于智能手机感性优先的案例对所提方法体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行进行验证。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与传统感性TOPSIS方法相比,上述改进使得感性评价过程实施更为科学合理,感性工学实验过程与TOPSIS方法的连接更为紧密且解决了以往存在的问题,保证了产品方案感性评价结果科学合理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咖啡、血液及牛奶滴落到桌面上,会形成中间颜色较浅、边缘较深的沉积形态,这一现象称为咖啡环效应。本质上咖啡环效应属于颗粒悬浮液液滴在固体基底上的蒸发行为,但由于其在生物技术、医疗检测、电子制造及喷墨打印等领域的技术应用和较为广阔的研究前景,逐渐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并进行深入探究的兴趣。因此,开展液滴蒸发对沉积形态的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论文针对马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地球的气候稳定提供保障,为全球固碳释氧提供基础,为各类生物提供栖息环境等。随着气候急剧变化,城市化进程推进,土地利用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许多物种极度濒危甚至灭绝。生物灭绝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是不可逆转的,全球对物种多样性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逐渐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我国的生物总存量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种类上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具有动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是我国
街景影像变化检测可以从不同视角检测变化信息,且具有独有的立面检测方式,能快速检测城市结构变化和街道场景变化,因而在智慧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灾损评估和灾害应急管理等领域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但街景影像具有场景复杂的特点,采用传统变化检测方法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对街景影像进行变化检测存在总体精度低,错检率高等问题。全连接神经网络可根据影像的纹理、场景等高级语义特征对影像进行处理,已被广泛用于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区域内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产业集群现象已经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提高国家形象地位的有效途径之一。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既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也是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区域产业集群品牌从诞生到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一个相应的动态过程,决策者应根据时间的变化动态跟踪和估计品牌发展状况,从而获得长期评价结果,为区域产业集群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其次
细菌与噬菌体的协同进化是一种长久的、动态的、互相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细菌与噬菌体形成了复杂的攻防机制,对于维持宿主和噬菌体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是产生新基因的驱动力之一。本研究以协同进化第21-40个周期的荧光假单胞菌W-6及其长尾噬菌体VW6S为研究材料,分析不同时期W-6与VW6S的重测序数据,解析噬菌体侵入时W-6宿主菌RNA转录本测序结果,比较不同时期宿主部分基因表达变化量与噬菌体
滥用抗生素污染生态环境,导致耐药细菌的出现,急需寻找安全有效的替代物。益生菌替代抗生素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大量研究证明了益生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益生菌已经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方面,在水产上常利用益生菌预防和治疗有关细菌性疾病。乳酸乳球菌是常用的益生菌之一,被公认为是安全的食品级微生物。益生菌菌株的生理生化研究、安全性评价、组学分析益生菌对机体的影响都有助于科学地开发利用益生菌。本论文从健康罗非鱼肠道
出口消费品所处环境类的多样性与环境域的复杂性,导致其产品或服务不满足客户不确定性需求或设计性能,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风险管理成为出口消费品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在梳理质量风险管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出口消费品质量风险识别、评估、控制以及对策评价进行研究。(1)首先在综述质量风险评估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现有关于出口消费品质量风险评估研究存在的不足;其次,为解决质量风险识别缺乏系统
双组份信号转导系统(Two-component 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TCS)在真核生物中也广泛分布,其在细胞的抗逆响应,尤其是在对渗透压、氧化、盐和低温等胁迫的耐受上都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与微生物低温生长适应性有关,且细菌中已经证实双组份信号转导系统能调节PUFA低温合成并促进菌株
定制旅游依托“互联网+”的技术及在线旅游积累的大量服务数据资源,为游客提供定制化旅游产品以满足游客情感价值需求。如今已成为当下独立潮流且非常受欢迎的旅游方式。区别于传统的旅游,定制旅游着眼于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并追求高质量的游客体验,且更注重旅游带来的情感和心理感觉、体验和个体差异性。随着定制旅游中游客的主导角色和地位不断提升,以游客视角研究提升定制的相关决策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准确甄别游客需求并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国际上,世界各国纷纷大力发展制造业,国际竞争愈演愈劣;作为我国的经济支柱和实体经济的重中之重,我国制造业发展却存在创新不足、产能低下等问题,亟需进行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同时,随着新一代科技产业革命的兴起,智能制造、大数据、云计算、电子商务等实现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也进入了一个重大战略机遇期。而“高质量发展”这一概念的提出,正好为制造业发展开拓了新路子。“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