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大学都为翻译专业学生提供了文学翻译课程,但由于文学翻译需求量低于应用翻译,其翻译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更鲜有针对学生译员的过程研究。
为找出学生译员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解决问题、应用策略的模式以及翻译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为文学翻译教学提供借鉴,本文借助有声思维法(TAPs)的研究手段,收集20位学生译员在翻译两篇难度与体裁不一的文学文本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声思维报告,编码转写成语料,在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定量统计出数量、频率和分布等相关数据。
研究显示,(1)学生译员在进行英译中的文学翻译过程中,最常使用的策略为理解策略,其中参考工具的使用最为频繁,学生译员常常过于依赖字典义项而忽略上下文对照或过于迷信权威解读;(2)相比寻找语义对等,学生译员在形式对等上面临更多困难,其形式对等策略使用的成功率低于语义对等策略的成功率;(3)学生译员的翻译表现受自信心以及个人所持翻译理论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与文本难度、体裁密切相关。文本难度越大,学生译员对自己的翻译表现越不自信。学生译员会根据不同文本遵循不同翻译理论与原则。在诗歌翻译中,学生译员秉持不可译和形式对等的翻译理论。而在故事文本翻译时,学生译员追求读者反映对等论。
研究结果对文学翻译教学的启示是:(1)要引导学生译员正确使用参考工具;(2)培养学生译员在形式翻译方面的翻译能力;(3)翻译教学最好以“翻译工作室”的形式组织,教师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由于在本研究中,收集到的有声思维语料还不够多,尚不能形成一般性的结论,还有待大样本研究进一步深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