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烟雾病的病变严重程度对颈内动脉及其分支、烟雾状血管影响,并探讨影响成人患者脑出血事件的因素。方法收集2011.9-2019.3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确诊的98例(40例脑出血患者)成人烟雾病患者,根据头颅CT检查结果,将患者的大脑半球分为出血组、非出血组。以大脑半球为研究单位,回顾性双盲分析、收集患者的DSA图像以及临床资料。根据学者Mugikura提出的分期方法对患者各大脑半球病变程度进行评估;依据脉络膜前动脉(AChA)、后交通动脉(PComA)、眼动脉(0A)、烟雾状血管、侧枝循环的影像表现对其进行分级;分别测量患者颈内动脉(ICA)相应部位的内径,测量脉络膜前动脉以及后交通动脉和眼动脉的内径。最后使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a=0.05。统计分析前循环血管的参数变化与患者的病变程度相关性,并统计上述因素对患者脑出血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脉络膜前动脉影像分期(Z=-4.016,P<0.001)、脉络膜前动脉内径(t-3.479,P=0.001)、脉络膜前动脉内径与颈内动脉内径比值(t=-4.365,P=<0.001)、后交通动脉分期(Z=-3.201,P=0.001)、后交通动脉内径(t=-3.140,P=0.003)、后交通动脉与颈内动脉内径比值(t-3.310,P=0.002)、眼动脉影像分期(Z=-2.789,P=0.005)、眼动脉内径(t=-2.166,P=0.032)、侧枝循环分期(Z=-2.267,P=0.023)、烟雾状血管分期(Z=-3.334,P=0.001)在出血组与非出血组间存在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脑出血率在Mugikura1-3期时,脑出血率随病变加重而上升,且表现为正相关线性关系(R=0.287,P<0.001);在Mugikura3-4期时,脑出血率随病变加重而下降,且表现为负相关线性关系(R=-0.227,P=0.014)。脉络膜前动脉、后交通动脉、眼动脉、烟雾状血管的影像参数与患者Mugikura分期间也表现为以Mugikura3期为节点的分段式线性联系。不同参数条件下的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脉络膜前动脉、后交通动脉的内径及影像分期还有血管内径与颈内动脉内径的比值均与患者的脑出血事件在统计学上相关,其中在纳入后交通动脉与颈内动脉内径比值、脉络膜前动脉内径与颈内动脉内径比值条件下,脑出血风险预测的灵敏度为30.0%,特异度为97.4%。结论脉络膜前动脉、后交通动脉的扩张合并侧枝供血是患者脑出血危险因素,这些血管的内径、该血管内径与颈内动脉内径比值均可作为患者脑出血风险的预测指标,且以内径比值的预测效果最好。患者病变程度会影响颈内动脉其分支的扩张和萎缩,从而影响患者的脑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