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高原长蝽总科(半翅目:异翅亚目)昆虫分类学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hn_h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蒙古高原长蝽总科昆虫进行了分类学研究。文中概述了长蝽总科昆虫国内外研究简史与现状、生物学特性及其经济意义。作者整理鉴定了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国科学院收藏的长蝽总科昆虫标本2500余号,并结合文献记载,依据Xie, Bu & Zheng(2005)提出的长蝽总科昆虫分类系统,记述蒙古高原长蝽总科昆虫7科26属62种,其中包括内蒙古新纪录3种:内蒙盐长蝽Henestaris irroratus Horvath,1892、异显脉长蝽Lygaeosoma sibiricum Seidenstucker,1962、淡色薄翅长蝽Leptodemus pallidus Gao & Bu,2010,蒙古国新纪录2种:淡色薄翅长蝽Leptodemus pallidus Gao & Bu, 2010、巴氏直缘长蝽Ortholomus batui Li & Nonnaizab,2004。文中补充了外部形态特征描述,新增了分布地点,编制了蒙古高原长蝽总科昆虫分属、分种检索表,提供29种成虫外部形态图,15种雄性外生殖器图。根据观察标本及文献资料记录的蒙古高原长蝽总科昆虫地理分布信息,分析了61种蒙古高原长蝽总科昆虫世界动物地理区划特点,结果表明:古北界分布有45种,占77.05%,古北界和东洋界共有种为8种,占13.11%,古北界、东洋界、新北界共有种有2种,占3.28%,古北界、非洲界共有种为2种,占3.28%,古北界与新北界共有种有1种,占1.64%,蒙古高原长蝽总科昆虫区系具有典型的古北界特征。根据蒙古高原地形、植被、气候特点,并结合文献,将蒙古高原划分为九个地理亚区:杭爱山地森林草原亚区、达乌里-大兴安岭草原亚区、北戈壁荒漠草原亚区、中戈壁荒漠亚区、南戈壁荒漠亚区、东戈壁荒漠草原亚区、西戈壁荒漠亚区、华北亚区、鄂尔多斯高原亚区。分析了54种长蝽总科昆虫的蒙古高原区系特点,结果表明:蒙古高原长蝽总科昆虫分为7类36式分布类型,其中单区型“南戈壁荒漠亚区”的种类最多,有7种,占12.96%。长蝽总科昆虫在蒙古高原分布比较广泛,能够适应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等生境。利用SPSS19.0软件对蒙古高原亚区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杭爱山地森林草原亚区和北戈壁荒漠草原亚区,东戈壁荒漠草原亚区和华北亚区分布的长蝽总科昆虫相似度最高。西戈壁荒漠亚区、南戈壁荒漠亚区、中戈壁荒漠亚区与其它各亚区相似度最低。
其他文献
恢复筑路取土迹地的植物群落既是保证路基安全和控制水土流失的关键,又是青藏高原退化高寒草地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化学计量是揭示退化草地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和植物间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各样复杂的排队系统也随之不断的涌现,尤其是带有负顾客和优先权的排队模型更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本文研究了等待空间有限的带有负顾客、止步的
服务质量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服务和制造行业等诸多实际应用领域中,其作用举足轻重,并已成为衡量服务是否有效可靠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通信网络系统不断发展,更高的服
氮素的吸收和利用是天然草地的生产力和其群落结构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子,弄清楚氮素添加是否以及如何改变物种的空间分布进而改变一定程度上的多样性,对于保护和恢复天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UGPase EC2.7.7.9)是生物体糖代谢中重要的酶之一,它广泛地存在于原核生物(如大肠杆菌)和真核生物(如真菌、植物和动
工作故障策略自被引入排队系统以来,凭借其在计算机通讯网络、柔性制造系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本文以经典的M/M/1排队系统为基础,结合休假、可变的到
连通图G两个顶点vi和vj之间的电阻距离rij定义为用单位电阻来代替G中的每条边后相应构造出的电网络N中节点vi和vj之间的有效电阻。Klein和Randic把图G的Kirchhoff指标Kf(G)定
本文基于Mobius变换等距球的性质和作用,得到了四元数Mobius变换g的一个分解g=tfO。利用旋转变换O与对应Mobius变换g的不动点的关系,得到一定条件下四元数Mobius变换的分类。
近年的研究表明,蛋白质与核苷酸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类的各种疾病有着密切的关联,而蛋白质与核苷酸结合的绑定位点往往会成为药物设计的重要支撑点。从这点上来说,蛋白质-核苷
函数插入是一般拓扑学的一个经典分支,它提供了构造连续函数和半连续函数的重要方法。本文从收敛序列的角度引入了几类新的拓扑空间,这些空间类和序列中紧性有密切的联系,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