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别集《史记》人物评论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li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记》以人物为中心述史,人物活动形成若干历史事件。对《史记》中的历史人物进行评论,从汉代就开始了,到宋代成为一时风气。到了晚明,关于《史记》人物的评论蔚为壮观,呈江河汇海之势。再加上受到晚明复古思潮、心学运动和实学经世思潮的影响,晚明的《史记》人物评论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不管是在评论对象的选取上,还是在评论方法、评论标准的选择上,晚明的《史记》人物论都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推动了历史人物评价理论的进步。本文主要以晚明时期作为研究时段,以沈乃文主编的《明别集丛刊》中有关《史记》人物论的篇目作为文本依据,对晚明别集中的《史记》人物评论进行整体梳理,联系社会背景,总结归纳晚明文人的评论对象、评论视角、评论标准和评论方法,探究晚明《史记》人物论的时代特征、对前人《史记》人物评论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可以进一步丰富《史记》学和历史人物评价理论的研究。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的缘由;其次梳理该课题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概述今人对明代及明代以前的《史记》人物评论的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论述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最后陈述文章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一章,总结归纳整个明代《史记》研究的特点。首先,明代的《史记》研究流派纷杂。明代文学社团林立,文学流派众多,不同文学流派间的思想论争纷繁复杂,如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复古派、唐宋派、竟陵派、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都有对《史记》的评论,由于文学主张不同,《史记》评论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其次,明代的《史记》评点十分兴盛,出现了大量《史记》评点专著和辑评著作,着重从文学角度品评《史记》,涉及《史记》的章法、叙事、写人、语言、风格等多方面内容。然后,明代《史记》选本众多。由于科举习教的需求以及明代文学流派各家对《史记》的大力提倡,《史记》选本大量出现,着重篇章分析和创作技巧的总结。《史记》人物评论是明代《史记》研究中的一部分,梳理整个明代《史记》研究的特点及背景,有助于更立体、全面地认识明代《史记》人物评论,为后文做铺垫。第二章,对晚明别集中的《史记》人物评论进行整体梳理和概括,呈现晚明《史记》人物评论的整体状况和时代特点。晚明文人选取的评论对象包括帝王、大臣、将领、策士、诸子、高士、刺客、循吏、酷吏、游侠、妇女等,几乎涵盖了《史记》中的所有历史人物,集中评论的历史人物主要有四类:一是帝王,二是大臣和将领,三是底层小人物,四是女性人物。对底层小人物和女性人物给予特殊观照是晚明《史记》人物论的鲜明特点。评论家们主要从智谋才干、识人本领、历史功绩、性格品质、君臣相处之道等方面对历史人物进行评论,主要采用对比评论、辩证分析、因时度势、评论前人观点等评论方法。从评论标准上看,晚明文人继承了前代的《史记》人物评论,重视儒家伦理纲常,具有强烈的疑古精神。但晚明文人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使晚明《史记》人物论呈现出强调事功结果、追求黜虚征实、不以成败论人等时代特点。第三章,具体分析晚明文人对《史记》中历史人物的评论。以王世贞、李贽、钟惺的《史记》人物评论为代表,具体分析晚明的《史记》人物评论的内容,总结其评论《史记》人物的方法、历史标准和思想倾向,与第二章点面结合。王世贞是明代著名的史学家,具有嫉妄崇实和重“势”的史学思想。所以王世贞评论《史记》人物讲求实事求是,常依据历史事实,考察客观时势,采用逻辑推理等方法,对历史人物做出自己的评判,甚至敢于推翻“定论”。李贽是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在心学思想的影响下,李贽评价《史记》人物,大胆突破封建伦理道德和传统价值判断的束缚,倡导功利价值,着重分析历史人物的事功结果,关注历史人物的真情侠义,并将是否顺民、利民、爱民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李贽评价历史人物追求“一切断以己意”,常采用对比评论、原情论势和一分为二的评论方法。在性灵思想的影响下,钟惺评论《史记》人物多直抒胸臆,注重表达真情实感和个人的独立见解,十分注重对历史人物精神品质的分析和评论,尤其欣赏《史记》中性格真率的人物。评论方法上,钟惺主要采用对比评论、总结归纳、辩证分析三种方法。第四章,探讨晚明《史记》人物评论对后世的影响。晚明的《史记》人物评论对明清及以后的学者研究、评论历史人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评论内容、评论方法、评论态度三个方面。晚明评论家的《史记》人物评论流布甚广,尤其是王世贞、钟惺的评语,被广为引录,在明清两代影响很大。评论方法方面,清代继承明代因时度势的评价方法并进一步发展,确立了历史评价中的知人论世原则,提出主客观结合、知人论世的评价方法。晚明文人常用的辩证分析方法也在清人的历史人物评论中得到延续和发展。评论态度方面,晚明评论家的疑古与批判精神对清代的《史记》人物评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他文献
背景环状RNA在肿瘤细胞转移中可作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研究发现hsacirc0075542在前列腺癌组织(prostate cancer,)中表达下调,但其调控PCa细胞侵袭、迁移以及凋亡的机制不清楚。同时,PCa骨转移的危险因素众多,环状RNA、血清标志物、骨转移的具体部位、数量和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总体积是否是骨转移的危险因素需要进一步的验证,不同Gleason ISUP组中的差异也需要
根据现场调研情况,结合HSE管理实践经验,分析了我国炼化企业HSE管理的内外部环境。从HSE管理现状看问题,详细分析了我国典型炼化企业HSE管理在体系建立、现场监督、环保管理、职业危害治理和应急管理等多方面仍存在的问题,逐项提出有效解决方案,为HSE管理工作的整改提升提出良好举措。进一步提升炼化企业在HSE管理方面的绩效,以及开创企业HSE管理新局面。
报纸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桥梁施工规模和数量在不断扩大和增加,而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深入分析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技术,阐述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特点和技术要点,从而提高桥梁施工中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质量,为后期桥梁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正>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对小学生的教育已经不局限于让其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而是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激发创造性思维。小学体育教师要从自身做起,逐步转变教学理念,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期刊
石化企业HSE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决定该企业是否能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收集、分析石化企业安全、环境和健康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结合石化企业生产工艺、油品储存等行业特点,提出石化企业HSE管理风险隐患排查清单,可促进石化企业HSE风险防范制度建立和机制完善,为石化企业日常运行和HSE管理风险排查提供参考。
眼科学是医院高校一门重要的专业,针对眼科学课程特点和当前社会形势对眼科学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发展需求,笔者引入当前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结合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对眼科学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培养提出新的思路。通过加强学生课堂参与性,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知识构建能力,将SPOC教学模式的优势和Seminar注重知识探索的特点进行结合,使得学生在线上线下、课堂内外的学习中更加具有目的性,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
癌症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引起人们死亡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其死亡率高且治愈率较低。它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胃癌作为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早期症状不明显且一般治愈率也较低,目前对它的治疗方案大多是临床手术治疗。随着基因芯片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已经得到海量基因表达数据,能够帮助人们从中挖掘出大量有用的信息,这给研究者们提供了一种挖掘新型的分子靶向治疗方案的可能,极大地促进了对癌症的预
传统纸上发芽水稻种子发芽率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时容易遇到各种问题,导致检测结果真实性与可靠性大打折扣。常见的检测问题包括种子发芽感染、新鲜不发芽种子检测困难及轻微缺陷幼苗检测难度大等,需要在实际检测中采取合理措施加以解决和改善,同时可以尝试全新检测方法。本文将简单分析水稻种子发芽率检测常见问题,并就相应解决方法展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