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机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tanmit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都新机场地处川中盆地广阔的红色丘陵地带,西部为绵长的龙泉山脉,东为沱江。特殊的红层水文地质条件使本区赋存着水质各异的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地下水水质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目前,本区居民生产生活主要开采的是浅表层淡水资源,而在场地内现场水文地质调查中,已经发现个别浅表层水井咸化问题。机场深基坑的开挖和地下水的抽排,必然会对地下水流场产生一定影响,若埋深较浅且具承压性的咸水被揭露,咸淡水的混合作用势必会污染浅表层淡水资源,对机场基础混凝土及钢结构造成腐蚀。本文根据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的分析结果,利用水文地质学、水文地球化学等理论方法分析了新机场项目场地地下水化学成分的统计特征及空间变化规律;运用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的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地下水的补径排特征、循环规律及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为该区合理、科学的开采优质地下水资源及减少对工程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取得如下认识和结论:(1)K++Na+、Mg2+、HCO3-、Cl-及TDS的变异系数在浅表层地下水较中深层大,地下水水化学成分较容易受到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含水层岩性等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2)对比浅表层与中深层地下水TDS等值线图,发现中深层地下水矿化度整体高于浅表层,地下水矿化度呈现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对比浅表层与中深层地下水主要离子成分等值线图,发现Cl-、SO42-、HCO3-、K+、Na+、Ca2+、Mg2+等主要阴、阳离子含量在中深层地下水普遍高于浅表层地下水。(3)对场区浅表层、中深层地下水进行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得出浅表层地下水TDS与HCO3-的相关性最为密切。中深层地下水TDS与SO42-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揭示了中深层地下水中SO42-是控制其TDS增高的主要因素。(4)通过绘制Pipper三线图,可以看出自浅表层至中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由HCO3-Ca型过渡到HCO3×Cl×SO4-Ca×Mg型水。(5)从浅表层与中深层地下水径流剖面图可以看出,在沿地下水径流路径上,地下水矿化度逐渐升高。较低的gCl-/gCa2+比值反映了浅表层地下水埋藏浅、水循环交替积极、水动力条件较好。而中深层地下水中,地下水埋藏深、水—岩相互作用长造成gCl-/gCa2+值普遍较高、水动力条件滞缓。个别水样点gCl-/gCa2+值异常高,较高的Cl-离子含量可能来自埋深40m以下咸水的混合作用。(6)Gibbs模型解释了水—岩相互作用是影响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成分形成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地下水中其他主要离子成分与相对稳定的Cl-的比值关系,得出以下结论:研究区地下水除了受岩盐溶解作用的影响外,还受到钠长石、芒硝的溶解或人类活动、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等因素的影响;SO42-—Cl-关系可以看出,在浅表层地下水中,地下水位埋深浅、水动力条件较好、水循环交替积极,地下水在径流过程中,与石膏、钙芒硝等含硫矿物发生充分的溶虑作用。在中深层地下水中,低浓度的SO42-,反映了中深层地下水埋藏深度大,地下水径流循环较慢,硫酸盐发生了还原反应,高浓度的SO42-可能来自埋深40m以下咸水的混合作用。(7)在雨水转化为浅表层地下水时,地下水与含水层中岩盐、石膏、高岭石、伊利石、方解石、钾长石以及CO2发生了水—岩相互作用。浅表层地下水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主要受岩盐、石膏、伊利石、方解石及CO2的溶解和高岭石、钾长石的沉淀作用控制。(8)通过对浅表层低矿化度水与深层高矿化度水的混合作用的模拟,得出每形成1kg中深层地下水S5,需要0.917kg的浅表层地下水J30与0.083kg的深层地下水W1的混合,同时会在不同的反应物之间产生一定的物质转移。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迅猛发展,大量港口、码头、铁路、公路兴建,桩基础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何对桩基工程承载力进行评价,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论文首先论述了桩基承载力的
韩城矿区位于陕西渭北煤田的东北端,该区含煤层数多、厚度大、有机质 含量高,平均高达70.6%,有机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煤层的热演化阶段大 部分已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进入
学位
本文以四川省地质矿产开发局化探队勘探项目为依托,通过野外大量钻孔、探槽等地质工程揭露,室内对矿石进行化学测试分析,镜下观察,总结党坝锂矿床地质特征及含锂伟晶岩脉、矿体、
研究区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中东部西南“三江”成矿带中南段,处于几个板块的交汇部位,义敦岛弧南段、金沙江结合带以东,扬子地台西缘,成矿条件极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铜
本文在分析砂土—碎石桩复合地基抗液化工作机理、各种加固效用和现用复合地基液化评定方法的基础上,首先把复合地基视为水—土(加固材料)两相介质,从动荷载作用过程中各个时
地形地貌是最基本的工程地质条件,也是自然界最复杂的景物。在工程地质研究中,确定研究对象的地形地貌特征和几何尺寸是最基本的工作内容,因此,建立真实的三维地形模型并研究其形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地震属性发展的历史,系统探讨了地震属性的物理基础及相应的一些算法,然后剖析各种分析方法和影响预测效果的因素。在对地震属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
该文以工程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等为手段,针对条带开采时上覆岩层应力分布特点,着重研究了薄基岩条件下条带开采覆岩与地表移动变形及破坏的工程地质机理及其主控因素
在新形势下,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面临相应的困难,为了优化被动的情势,务必改革交通运输经济,确保交通运输经济改革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为此,本文在分析我国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挑
在人们工作、生活中,地理信息是比较重要的信息,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在使用它。地理信息系统在建设行业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已渗透到其它的信息技术产业中。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