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水稻害虫的防治实践中,化学农药的滥用带来了生态环境破坏、害虫抗药性增加和天敌昆虫种群下降等很多负面问题。利用绿色防控体系控制水稻害虫是降低水稻生产过程中化学农药使用量、改善稻田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在水稻种植大省湖北省选取了武穴(29°59’N,115°36’E)、随州(31°49’N,113°8’E)、荆州(30°14’N,112°31’E;30°15’N,112°31’E)和武汉(30°27’N,114°20’E)4个代表性的稻作区,在2016和2017年两个水稻生长季,开展了对现有水稻绿色防控技术单项技术的防控效果评估,同时将单项技术进行集成,评价其防效及生态效应。具体结果如下:一、绿色防控单项技术评估旋耕浸泡对螟虫的防控效果。利用旋耕机对上一年留茬稻田进行旋耕,之后灌水浸泡5天,剥查统计旋耕浸泡前后田间螟虫的数量。结果显示旋耕田块的越冬螟虫数量与未旋耕田块相比减少58%,说明旋耕浸泡能有效减少越冬螟虫的基数。太阳能频振杀虫灯诱虫效果。按照每20亩一盏杀虫灯的密度,诱集稻田昆虫。在诱集到的昆虫中,超过96%的昆虫不是害虫,主要为鞘翅目水龟虫科Hydrophilidae或龙虱科Dytiscidae(68%),其次为瓢虫类(4.7%),害虫(螟蛾科Pyralidae害虫)仅占诱捕总虫量的3.8%。性诱捕器诱杀二化螟效果。按照50m一个性诱捕器的标准,分别在2块稻田(每块250×48m)间安放5个水盆式和桶式性诱捕器,在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成虫盛发期10天内,统计诱捕器诱到的成虫。结果表明:水盆式性诱捕器日均诱蛾量为47头/日,明显高于桶式性诱捕器(2-3头/日)。黑肩绿盲蝽(Cyrtorrhinus livdipennis)引诱剂两种不同剂型(普通剂型与纳米缓释剂型)对黑肩绿盲蝽引诱效果。在田间喷施后每隔2天调查田间的黑肩绿盲蝽成虫和若虫数量以及稻飞虱数量。结果显示:引诱剂普通剂型喷施12天后,诱集到的黑肩绿盲蝽成、若虫均达到高峰(成虫:200头/百蔸;若虫:382头/百蔸),显著高于纳米缓释剂和对照田块(P<0.05)。总体来看,引诱剂对稻飞虱的种群数量没有影响。二、绿色防控技术集成采用3种处理以评估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的应用效果。1.绿色防控田:综合利用移栽前旋耕浸泡、田埂种植香根草及蜜源植物(芝麻、黄豆)、悬挂性诱捕器、等进行害虫绿色防控;2.化学防治田:按照当地农户的常规化学防治方式进行;3.对照田:不施用任何防虫措施。用剥查法调查田间主要鳞翅目害虫(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幼虫发生情况。用吸虫器法收集田间节肢动物,并移至室内进行种类鉴定。对稻田主要害虫二化螟的防控效果。2016年,二化螟发生较为严重绿色防控田的白穗率(1株/百蔸)要显著低于对照田(10株/百蔸),与化学防控田(2株/百蔸)差异不大;2017年,二化螟发生量轻,3个处理田间二化螟的发生量均低于防治指标2%—3%(舒平平等2011),差异不显著。对稻田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的防控效果。2016-2017年,3种处理田块的稻纵卷叶螟造成的卷叶率(0.2-2.3%之间)均大大低于防治指标12.14%(孙雪梅等2013),绿色防控效果不明显。对稻田主要害虫稻飞虱的防控效果。2016-2017年,3种处理田块的稻飞虱种群数量(褐飞虱:1.2-46.7头/百蔸;白背飞虱:1.0-9.2头/百蔸;灰飞虱:1.1-16.7头/百蔸)均大大低于防治指标(分蘖期1000头/百蔸,孕穗期500头/百蔸,湖北植保站),绿色防控效果不明显。对稻田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绿色防控田中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天敌功能团尤其是寄生性天敌功能团的优势度均高于化防田,在群落相似性上更接近于不打药对照田。这表明,绿色防控措施集成保护了稻田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综上所述,绿色防控单项技术中,旋耕浸泡、性诱捕器、天敌引诱剂的效果达到预期,太阳能频振灯在防治害虫的效果不有待进一步验证。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后达到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有利于稻田生态环境的优化。本研究的相关结果为湖北省水稻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进一步开发相关切实有效绿色防控技术,优化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模式并评估其在田间的应用效果,对于减少稻田害虫防治中的化学农药使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