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占全人口比例不断提升,高龄化和失能化的老年现象越来越突出。面对日益严峻的养老问题,构建既能满足老年人家庭养老又能使得市场社会参与的新型养老服务已是形势所需。2019年4月国务院明确提出推动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的融合发展,将社会力量参与到互助养老中来,发展以社区为平台的互助养老服务模式,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发展“时间银行”。基于此,作为新型社会化养老模式的时间银行,文章以时间银行为研究重点,通过对陕西省西安市进行调研,分析老人参与的意愿与动机,构建城市老人参与“时间银行”居家互助养老服务的实现路径,进而为完善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和实现积极老龄化提供路径借鉴。
为研究城市老人参与“时间银行”居家互助养老服务的实现路径,文章首先对居家互助养老和时间银行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其次,对时间银行相关概念和福利多元主义、社会情境原理等相关理论进行基本阐述;通过分析德国、瑞士、日本,以及国内上海、广州、北京的时间银行案例,借鉴其成功经验,构建影响城市老人参与时间银行的理论模型;再次,文章根据西安市555位老人进行的有效访谈调研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城市老人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社会特征对其参与意愿的影响程度。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个体特征方面。婚姻未通过检验,年龄、学历、月收入、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状况对老人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在家庭特征方面,家庭关心程度未通过检验,子女数、与子女见面频率、居住方式、生活担忧度、家庭关心程度对老人的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在社会特征方面,社区居住时间、老人退休时间、与社区人员互动频率、社区满意度对老人的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最后文章根据国内外实践经验和西安市调查情况,分别从制度建设、组织管理、参与主体三个层面,构建“时间银行”引入居家互助养老服务的实现路径。
为研究城市老人参与“时间银行”居家互助养老服务的实现路径,文章首先对居家互助养老和时间银行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其次,对时间银行相关概念和福利多元主义、社会情境原理等相关理论进行基本阐述;通过分析德国、瑞士、日本,以及国内上海、广州、北京的时间银行案例,借鉴其成功经验,构建影响城市老人参与时间银行的理论模型;再次,文章根据西安市555位老人进行的有效访谈调研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城市老人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社会特征对其参与意愿的影响程度。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个体特征方面。婚姻未通过检验,年龄、学历、月收入、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状况对老人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在家庭特征方面,家庭关心程度未通过检验,子女数、与子女见面频率、居住方式、生活担忧度、家庭关心程度对老人的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在社会特征方面,社区居住时间、老人退休时间、与社区人员互动频率、社区满意度对老人的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最后文章根据国内外实践经验和西安市调查情况,分别从制度建设、组织管理、参与主体三个层面,构建“时间银行”引入居家互助养老服务的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