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作物的种植生产及产品的商品化是一定时期、特定区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更能反映出一个地区经济结构的状况,并能代表着一定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些新的态势和动向。唐代西南地区之所以能成为唐时重要财富来源地之一,西部对外开放的物资供应基地,甚至一次次挽救了唐王朝的命运,这其中该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商品性农业发展趋势的增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等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对唐代西南地区农作物的种植生产及产品的商品化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揭示唐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而且可为今天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提供历史借鉴。唐代西南地区的农作物,无论是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品种都十分丰富,分布地域都相当广泛,生产技术都获得较大改进。粮食作物种植的进步不仅体现在旱地作物的品种多、分布广中,更体现在水稻品种的增多、产区的扩大上。特别表现在:铁农具、灌溉工具、先进耕具和水牛等生产工具的使用和改进;深耕、垄作法、育秧移植技术、轮作、间种、套种、复种等耕作技术的改进;水稻新品种的出现等方面。唐代西南地区桑麻、茶叶、甘蔗、水果、蔬菜、花卉、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品种多、分布广且不平衡、生产技术进步等方面。从唐代西南地区农作物商品性生产的发展状况中,我们可以看出:1.无论是在粮食作物种植领域,还是在经济作物栽培范围,都表现出明显的商品性生产倾向,只不过程度有所不同而已。经济作物的商品性生产的程度要比粮食作物高,而在经济作物领域中,又以茶叶最为突出,蔬菜水果也较为显著;2.这些农作物的商品性生产既表现在种植区域的广阔、规模的扩大和产品的技术加工上,更体现在其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上;3.在许多农作物种植领域,出现了专门从事某一作物生产、且以该作物的商品交换为目的的专业户,这其中有农民,也有地主。甚至在一些领域还出现了使用季节性雇工劳动的现象;4.农作物商品性生产的发展为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唐代西南地区农作物的商品性生产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遭受到一些政策上的障碍,暴露出许多诸如农工不分等方面的局限性。唐代西南地区农产品的商品化主要体现在农产品的流通贩运和市场销售两方面,区内、区间流通贩运的发展、主题市场的形成和市场贸易量大等都反映了唐时该区农产品的商品化状况。唐代西南地区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商品化对经济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众多农产品成为商品,进入流通和销售领域,促进了相关主题市场的出现和城乡各级市场的繁荣,进而有利于加快西南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其次,品种繁多的农产品,除了自给自足之外,还大量投放市场,丰富了唐代西南地区商品的内容,增强了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再次,西南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农产品的商品化还促进了西南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也有利于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第四,手工业经济的发展是以农作物产量的增多为基础和前提,以商人的活跃和市场的繁荣为载体,是通过农产品的流通贩运和市场销售来实现的。因而,唐代西南地区农产品的商品化还大大推进了碾硙业、酿造业、酱醋业、制油业、丝麻织业、制茶业、制糖业、蔬菜加工业、果品加工业、花卉业、药材加工业等手工业经济的发展;最后,农产品的商品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南地区的开发,促进了社会经济区域性专业分工的扩大,从而改变了该区乡村的种植结构和经济结构以及该区的农业经营方式和生产关系,其影响广泛而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