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离子IH-DTL直线加速器的设计与测量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e_j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为SSC增建的直线注入器—SSC-LINAC以对其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进行升级改造。论文以其中作为主要加速结构的4个IH结构DTL的设计及一号腔的冷模测量为主要内容。这是国内首台多间隙IH-DTL腔体,面临设计、加工及测量方面的诸多考验。  IH-DTL腔体的功能是产生加速束流所需的射频电场,对其要求主要有分路阻抗高、机械特性好、电稳定性好、场分布误差小等。  电磁设计阶段利用三维有限元仿真软件CST-MWS做了对腔体的模拟计算与研究。对腔体简化模型的模拟给出了四个DTL腔体的基本结构参数及高频参数;带有调谐系统、耦合环、机械连接部件的完整三维模型的模拟给出了一号腔体实际运行时的一些必要参数。论文着重对DTL-Tank(1)从加速电场的质量、腔体总功耗两方面进行了设计优化。加工阶段跟踪了腔体机械加工的过程,并在加工完成后进行了相关的冷模测量工作。此外,腔体的束流动力学及热分析也做了简要介绍。优化的目标主要是腔体的一些基本参数,如分路阻抗、谐振频率、各加速单元的有效积分电压、渡越时间因子等。  为了检测腔体的有限元模拟与实体测量所得高频参数之间的差别,我们建造了腔体内部漂移管及其支撑结构的铝模型并进行了冷模测量。通过改变T型板的宽度最终将腔体谐振频率调整到了53.667MHz。的设计值。针对Q值偏低的问题,通过分析模拟数据及测量数据,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最终原腔的测量显示频率调谐范围达到了设计的52.12MHz到54.12MHz的理想值,测量所得场分布的误差也在1%以内。  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是:1)利用三维模拟软件CST自带的VBA宏编程做代入离散电场的单粒子模拟,评估了四个DTL腔体中横向二极场对束流横向位移及横向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横向动量可以忽略;2)对每个加速单元独立建模分析其电容、加速电压、渡越时间因子等,最终设计以能增益误差代替电场不平整度作为DTL纵向场分布调节的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为误差。此外,目前国内还没有建造IH结构的DTL腔体,DTL-tank(1)的设计制造及冷模测量填补了此项空白。  DTL-Tank(1)已经经过了设计优化、制造、冷模测量,目前正准备开始做最后的钎焊。论文中的谐振腔相关的方法及流程将为其余三个DTL腔体的设计加工提供经验参考。
其他文献
该文研究了利用X射线全息、CT技术及两者的结合(全息CT)进行生物样品高分辨率三维成像的有关理论与实验技术,讨论了影响分辨率的各种因素.在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软X射线实验站记录了生物样品的X射线同轴全息图,通过数字方法进行了再现,并利用迭代相位恢复数字滤波技术对"双生像"噪声进行消除,得到质量良好的全息再现图像;设计并制造了旋转样品架,进行了显微CT的有关实验,得到了不同角度下的样品投影图;利用代数重建技术(ART)对投影图进行了重建,得到了样品的断面图;并将全息与CT技术相结合,首先利用全息再现方法对投影
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现代素质教育依然在如火如荼般改革,而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也应当遵循新理念的牵引,改变教学方法和形式,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终极目标,
Zr2[Al(Si)]4C5是在三元层状过渡族金属碳化物领域新发现的一个超出MAX相(Mn+1AXn化合物)的新化合物,其具有在超高温应用温度范围比其碳化物ZrC更出色的强度、韧性、刚度和抗氧
该文报告的是利用合肥同步辐射光源和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软X射线显微术实验线站,开展软X射线显微术实验方法研究的结果.研究内容包括不同条件下软X射线接触成像、同轴软X射线
纤维素纳米晶(cellulose nanocrystals,CNC)是一种从原生动植物组织中分离、提取的新型天然有机高分子纳米材料,因其具有高纯度、高结晶度、高杨氏模量、高强度等特性,以及自身作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该文采用分阶段乳液聚合,滴加单体采用半连续法的方法,制备出核-壳结构聚合物.研究了聚合反应动力学,首次运用简化经典Sunderberg理论进行热力学判据的研究,定性预测了所制备
目的 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联合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80例201 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康复
该文针对双相不锈钢存在的脆化问题,分析了脆化产生的原因,根据裂纹在钢中的生成和扩展过程,提出了钢中脆性相(σ相、α相、碳化物等)的析出是导致裂纹产一最重要的原因,而钢
高强混凝土作为新型建筑材料的一种,因其抗压强度高、孔隙率低、密度大、抗变形能力强等众多优点在高层建筑和桥梁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建筑工程量和混凝土用量的增加,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