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态南丰蜜橘试管育苗技术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gb775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南丰蜜橘为试验材料,以成年态离体茎段培养出的芽体为接穗材料,初步摸索适合南丰蜜橘的试管茎尖微嫁接育苗技术,并进行同工酶分子表达遗传稳定性分析,比较嫁接后的成活苗与离体培养的成年态南丰蜜橘再生芽间各种同工酶之间的异同,从而为南丰蜜橘优良品系快繁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本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离体培养南丰蜜橘的茎段诱导不定芽的产生,研究表明MS+6-BA0.3mg/L+ZT0.5mg/L+NAA0.05mg/L+叶酸0.1mg/L+蔗糖50g/L培养基诱导产生再生芽率最高,添加ZT和提高蔗糖浓度可以使萌芽率大幅度提高。2.在试管茎尖微嫁接技术中,选用单胚的甜柚作为砧木,其培养的种子苗茎杆粗壮,便于操作。另外种子苗侧叶少,研究发现长势过旺的侧叶对于砧穗间具有抑制作用,不利于两者间的愈合。3.本试验采用腹接法嫁接可避免顶接法接容易失水脱落,也可防止T字和倒T字形接法在切口处愈伤化程度严重的现象。4.试验研究表明生长周期为10d的种子苗嫁接成活率最高,幼嫩半木质化的砧木在嫁接操作时损伤较小,生长周期太短和太长都不利于茎尖微嫁接。5.本试验切取接穗大小为4个叶原基的茎尖成活率最高,研究表明接穗太小容易失水萎焉,太大易从砧木切口处掉落。6.培养方式也是影响嫁接成活率的重要因素,本试验采用MS+GA1mg/L+蔗糖75g/L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采用先进行暗培养一周后转入光下培养,研究表明暗培养可减少接穗水分的散失,从而大大提高了嫁接成活率。7.本试验研究表明嫁接苗在各个移栽基质间的差异不显著,每种基质的移栽成活率都高于90%。对成活的嫁接苗进行多种同工酶电泳分析,研究表明嫁接苗与培养的成年态南丰蜜橘再生芽在POD、CAT及SOD同工酶分子表达上无明显差异,且两者在形态上亦无明显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试管茎尖微嫁接技术可保持其母本的同工酶分子表达,可以保持其遗传稳定性。
其他文献
青铜文物是我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由于埋藏时间长及出土后存贮条件的改变等原因,使古代青铜器面临着严峻的腐蚀防护问题。 为研制新型青
【目的】利用电子PCR分析草菇基因组SSR标记多态性,并通过PCR验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方法】利用MISA程序定位草菇基因组SSR位点并结合Primer3.0程序设计SSR分子标记引物,运
  Since intentional use of mercury in industries is the most important driver for mining Hg mineral and illegal recycling of Hg contained waste,it is importan
会议
研究背景和目的:  大麻的活性化合物被称为大麻素(cannabinoids),包括内源性的(如2-AG和anandamide)、天然的(如四氢大麻酚,THC)及合成的(如氨烷基吲哚大麻衍生物WIN55,212-2,WIN)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深刻。科技时代的到来使得各行业直接联系到了一起。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更在生产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另外,
植物内源JA与ETH能响应植物体与病原菌的互作反应,已被人们广泛关注,本试验采用在室内模拟田间栽培条件下,以甜菜抗、感丛根病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甜菜黄脉坏死病毒(BNYVV)侵染后内源JA与ETH的合成水平变化、生长素受体基因TIR1的表达、抗性相关酶系活性及其它们在抗、感丛根病品种间的差异,以探究内源JA、ETH的合成水平、TIR1基因的表达、下游抗病酶系与BNYVV侵染之间的关系。研究取得结果
本文采用具有高熔点、高硬度的碳化锆改性C/C材料。其主要技术途径是:先制备出含氧化锆的沥青,通过沥青液相浸渍将氧化锆引入C/C材料基体中,再通过高温处理,制备出含碳化锆的C/C
近几年来,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s)由于其运行噪声低,结构简单以及燃料来源丰富、价格便宜、便于存储和运输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开发新型DMFCs有利于解决化石燃料燃烧所造成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本论文利用两种不同的还原方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金属钯纳米颗粒(Pd/RGO),Pd纳米粒子的负载量为10%。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
自然界中,一些生物体能够通过休眠等策略避开不良环境条件;一旦环境条件恢复正常后,这些生物体立即开始复苏,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因此,休眠是生物抵御环境胁迫的一种重要机制。为了应对自然界中的缺氮环境,蓝藻也进化出了一套复杂的休眠机制。当蓝藻细胞感受到缺氮信号时,它们迅速作出三个阶段的响应:第一阶段主要降解藻胆体蛋白;第二阶段主要降解叶绿素;第三阶段细胞进入休眠。进一步研究发现Nbl A直接参与藻胆体的
学位
  The concentrations of Cu,Pb,Zn,Cd and Hg in 12 surface sediments collected from surrounding areas of Hengqin Island were analyzed.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