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机构运作风险是一种开门风险,其与金融机构共生。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金融业和监管当局的关注,以至于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全球金融业没有形成统一称谓和规范的定义。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运作风险事件的披露时有发生,涉及到国内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经营领域和规模的各类金融机构;其中不乏损失严重、影响巨大的恶性事件,百万元以上的风险损失层出不穷,亿元以上的风险事件屡见不鲜;即使在2005年我国金融业开始的专项治理后,仍然在2006年爆发了涉案10亿元人民币的中行双鸭山四马路支行汇票欺诈,2007年农行邯郸分行金库5100万元现金内盗等运作风险事件;表现出国内金融机构在防范和管理运作风险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
运作风险事件的发生不仅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资金损失,而且也给我国金融业的声誉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运作风险受到金融业、监管当局以及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从已发表的对其研究成果看:或集中在资本计量模型的研究,或集中利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政策讨论,也有少部分学者从宏观政策方面探讨风险致因;尚缺乏针对运作风险事件的机理性的研究成果。为此,本论文定位于对运作风险事件微观致因的剖析,探讨金融机构运作风险的生成机理,探求防范运作风险的要点。
研究过程中采取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系统分析与重点分析相结合、规范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其一,本论文定位于通过对运作风险事件的微观致因的动态剖析,尝试性地将人为差错模型作为金融机构运作风险生成机理的基础支撑。在研究过程中,从人的差错入手,重点关注有意识的风险行为的效应分析和决策过程,并将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决策人性化。
其二,本论文通过对金融机构运作风险防范效果的波动性分析,揭示出运作风险防范效果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金融机构运作风险防范效果不佳,会招致更多的恶意欺诈行为所致的运作风险事件的发生,从而解释了我国金融机构运作风险居高不下的态势。
其三,本论文较全面地分析了金融机构运作风险防范体系的隐患形式,并用风险隐患效应对运作风险防范的失效机理做出了解释。此外,防范体系的固有隐患积聚及遭受意外突发事件的扰动和冲击都可导致运作风险防范系统的失效。
本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首先,通过对我国金融机构运作风险的总体特征和分布特征的分析、对金融机构运作风险事件主要表现形式和金融机构运作风险主要风险来源的探析,从而把握了我国金融机构运作风险管理和研究的侧重点。
其次,从理论上对呈高发态势的行为所致运作风险的生成机理进行了探究,发现隐患积聚和防范失败是导致运作风险发生的不可或缺的关键致因。随后,也对风险防范效果波动性和失效机理进行了剖析,揭示出风险隐患对防范系统的抗拒和扰动导致防范失败后运作风险便爆发了。
再次,通过案例实证,分别采用国内、外不同类型的运作风险事件对本论文得出的运作风险生成机理进行了印证。
最后,提出了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在构筑运作风险管理体系、选择运作风险防范与管理机制时,所应依据的原则,即:遵循金融机构运作风险管理的发展逻辑和趋势,吸收国际金融业在对金融机构运作风险的管理和防范领域取得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金融机构的基础和管理水平,采用循序渐进、持续改善的做法。并以建议的形式,选择了提升我国金融机构运作风险防范与管理效果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