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多见于中老年人的一类神经系统运动障碍性疾病,隐匿性起病,慢性进展,首发症状以运动症状多见,其病理特征是中脑黑质致密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生变性,逐渐地减少,从而引起纹状体内多巴胺逐渐减少,达到一定程度时,多巴胺和乙酰胆碱发生失衡。PD为进行性加重的不可治愈性疾病,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极大负担。人们希望在它的发病机制及致病因素上能有所突破,为PD的治疗和预防找到新的方法。有人发现PD虽为神经系统疾病,但与胃肠道有密切关系。有研究显示,PD可能从肠道起源,通过“脑肠轴”,扩散到中枢神经系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隐匿,是引起胃炎、溃疡、胃癌的重要原因。但人们逐渐发现幽门螺杆菌也参与消化系统以外疾病的发生。1961年Schwab首先描述了 PD患者胃溃疡的发生率增加,同时发现胃溃疡患者比未感染幽门螺杆菌者更容易患PD。本研究旨在探讨Hp感染与PD的发病和疾病进程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探讨根治Hp对PD的治疗效果的影响,以期为PD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及参考依据。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帕金森病患者80例作为PD组,另选择同期本院体检的8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所有人进行C13呼气试验检测。采用Hoehn-Yahr(H-Y)分级量表对P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motor part-Ⅲ,UPDRS-Ⅲ)即运动检查部分对PD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估。①对比PD组与对照组中性别、年龄、Hp感染率有无差异,分析Hp感染与PD发病有无相关性;②根据C13呼气试验检测结果将PD组分为两组:Hp感染组和非Hp感染组,对比两组性别、年龄、病程、UPDRS-Ⅲ评分、UPDRS-Ⅳ评分、H-Y分级有无差异,分析Hp感染与P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无相关性;③对所有PD患者采用“美多芭”进行药物治疗13周。Hp感染组用随机数字表法再分为两组:Hp根治组和未根治组。对Hp根治组在“美多芭”治疗同时进行根治Hp四联治疗2周,并于根治结束后4周复查C13呼气试验以确定是否根治成功。在治疗13周后对PD患者中的Hp根治组、未根治组、非Hp感染组进行数据采集,包括UPDRS-Ⅲ评分、UPDRS-Ⅳ评分、H-Y分级,对比三组在治疗13周后UPDRS-Ⅲ、UPDRS-Ⅳ、H-Y分级、减分率、总有效率,评价三组患者的总体疗效,分析Hp感染与PD的治疗效果有无相关性,并分析根治Hp后PD的治疗效果是否有变化。同时为了排除“美多芭”用药剂量的不同对结果的影响,对三组用药剂量进行了差异性分析。④统计方法:将收集的数据资料录入Excel表格中,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于描述性统计量,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分类资料用例数(n)和百分数(%)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满足条件的就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PD组与对照组中性别比率、年龄、C13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C13呼气试验阳性44例(55%),PD组C13呼气试验阴性36例(45%),健康对照组C13呼气试验阳性32例(40%),C13呼气试验阴性48例(60%)。2.PD组分为Hp感染组和非Hp感染组,两组之间的性别、年龄、病程、UPDRS-Ⅳ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UPDRS-Ⅲ评分、H-Y分级、病情分布有显著差异(P<0.05),且Hp感染组病情重于非Hp感染组。3.Hp感染组随机分为Hp根治组和Hp未根治组,对Hp根治组、Hp未根治组、非Hp感染组进行“美多芭”治疗13周后三组之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两两比较结果可得,Hp未根治组与Hp根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未根治组与非Hp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Hp感染组与Hp根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Hp未根治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其余两组。结论:1.Hp感染可能会加重PD患者的病情,主要表现在运动症状的加重和生活质量的降低,但未发现PD患者的Hp感染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2.Hp感染会影响“美多芭”治疗PD的效果,Hp感染且未根治患者的治疗效果低于非Hp感染者,并且运动并发症的发生也明显多于非感染者。3.根治Hp后PD患者的疗效明显好于未根治Hp患者,表现为有效改善PD患者的运动症状,减少PD患者的运动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整体有效率,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上无明显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