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高校公共教学楼公共空间场所感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w87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公共教学楼规模越来越大,其中公共空间的发展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当代公共教学楼公共空间设计,逐渐打破以往分散独立的布局,正在逐步迈向开放与多元方向的发展,并注重布局的关联性以及功能的多样性。教学楼公共空间发展虽然极大地提高公共空间面积,但由于忽视了场所感的营造,公共空间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从而经常出现“大而空”的现象。本文以武汉当代高校公共教学楼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从重点高校中选取新建公共教学楼公共空间为例,运用文献研究、观察访谈、问卷调研等方法,围绕公共空间“场所感营造”问题展开系统研究,藉此探讨旨在提高教学楼公共空间场所感的教学楼建筑设计策略。本文讨论了高校公共教学楼公共空间的发展现状,梳理了与“场所感营造”有关的国内外设计理论,在此基础上,从武汉地区211高校中选取了华中科技大学西十二教学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泰楼、中国地质大学北五楼以及武汉大学第一教学楼为主要案例素材,分别从空间、界面、辅助设施这三个方面展开系统分析研究。采用实地考察和问卷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采集的实地考察的量化数据和问卷采集的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定量分析,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研究发现:教学楼公共空间的场所感形成,与空间形态和层次划分、界面的组织及辅助设施的引导这三方面因素所引发的人与环境间的物质、信息、能量的流动有着重大关系。即:空间层次越分明、内容越丰富,所得到的界面类型就越多;界面所能传达的信息类型越丰富、信息量越大,所营造出的场所感越强;辅助设施所提供的各种功能则有助于促进人与环境间的物质、能量的互动联系,从而进一步引发人们对于该场所的认同。
其他文献
古代文献专书语法研究是汉语史研究的基础,对于构建完整详实的汉语史语法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上承先秦两汉、下启唐宋明清的过渡时期,是汉语发展史的转
应用四川盆地最新地质、地震、钻井及露头等资料,研究发现:在四川盆地中央核心区-高石梯-磨溪地区发育一个主要与桐湾期有关的震旦纪-早寒武世近南北向巨型同沉积古隆起构造,
2008年以来,受世界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国际税收管理也出现了新的发展变化。本文从税收协定签订、反避税、跨国税收征管互助、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国际税收管理新形势进
电能质量监控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要素。从电能质量监控的必要性出发,介绍了电能质量监控的网络化、标准化和信息化三大发展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对电能质量监控的技术问
目的探讨用脐血间质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病人短期内功能独立性评分(FIM)的影响。方法对11例ALS病人治疗前后FIM评分及总T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检测。结果ALS
本研究对普通话阳平和上声的感知空间进行了探索。实验1和实验2考察了几个与基频曲线相关的声学参数对阳平-上声辨别的影响,并将其模型化。这几个声学参数是基频拐点在时域的
近20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交易规模、投资者总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比较而言,我国金融市场具有发展时间短、制度不够健全、投资者缺乏投资的相关知识与经验、政府干预过多等特点。金融市场是反映国家经济走向的晴雨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实体经济受到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大。理解投资者情绪与我国股票市场的关系有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提高整个
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们便开始了对隐喻的认识语言学研究。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人类概念系统的本质是隐喻,隐喻不仅让人类的思维表达更加鲜明生动,而且构建
本文研究了威廉·布莱克的《天真的预言》第一节译本中反映出的,影响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几个主要因素。威廉布莱克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神秘主
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分量越来越重,特别是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不断深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国家技术创新的贡献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