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6年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以来,课程改革的浪潮从未停歇过,学生、老师、家长的关注点也不再仅仅是分数,更关注的是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本人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十年,发现初中生厌学现象日益严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从初一进来的信心满满到临近毕业的自我放弃,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有些学生虽没有放弃学习,但也只是迫于家庭学校的压力而被迫支撑着,学习效果不良。当前教育中,初中生厌学,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厌学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积极性不高,缺乏自制力和恒心。长期厌学,导致学生学习成绩越来越差,部分学生产生辍学念头,更有甚者忍受不了社会家庭学校的压力而选择自杀。如何有效的缓解甚至扼杀这种厌学现象,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针对初中生厌学问题研究这一问题,我对位于苏州市吴江区的实验初级中学的学生情况做了实地考察。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地处松陵镇区,是一所城乡结合的学校,学生情况呈多样化:一类学生,家在农村,其家庭经济条件差,家长文化程度低,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不高,也无法给孩子任何学习上的帮助;一类学生,虽来自农村,但因家里房子拆迁,家庭经济状况得到大幅改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相对高一些,但因文化层次低,这类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也无能为力;一类学生,家庭富裕,但父母都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还有一部分学生,其父母认为自己有能力承担孩子以后的生活,对孩子的学习缺少重视。本文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结合考察中得到的真实情况,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揭示了初中生数学厌学的内因和外因,并根据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起辅助作用的原理,从外因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数学教师(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入手,从知、情、意三个方面分析了学生之所以厌学数学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策略。本文的特点在于:结合心理学理论以及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案例来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提出解决策略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如何让学生的学习状态得以进一步的维持和延续的方法,可操作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