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治疗气虚型肝癌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气虚型肝癌(Qi-deficiency liver cancer,QDL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传统医学在肝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人参是中医临床治疗“气虚”重症不可缺少的中药之一,其独有的功能在气虚体质的肿瘤治疗中具有特殊的意义。目前,现代医学对人参治疗肿瘤的研究较多,但对气虚型肝癌的相关研究较少,其中的作用机制也并不明确。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人参不同有效部位治疗气虚型肝癌的药效学评价、人参不同有效部位对气虚型肝癌动物模型内源性物质的影响、人参皂苷在气虚型肝癌动物模型体内的代谢规律、药效学及药动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有效部位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研究,阐明人参对气虚型肝癌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人参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及相关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1.利用游泳力竭试验和异种移植人源肝癌Hep G2细胞法优化并建立BALB/c-nu小鼠气虚型肝癌模型。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tandem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的代谢组学方法,结合体征外观,从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通路角度评价和阐释气虚模型,同时通过实体瘤的生长情况考察肝癌模型。通过气虚和肿瘤形成与发展过程的观察、血常规、组织病理学及血清代谢组学研究,考察气虚对肝癌发生、发展的影响。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项下“人参”、“人参总皂苷”的相关方法,结合文献资料,优化人参各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并采用UPLC-Q-TOF/MS对其进行表征分析。然后将人参总提物、人参皂苷、人参多糖以及人参皂苷:人参多糖(1:1)混合物等有效部位干预气虚型肝癌动物模型,并通过荷瘤小鼠肿瘤发展过程的观察、实体瘤抑制率、脏器指数、生化指标、组织病理学以及免疫组化等手段,考察人参各有效部位对气虚型肝癌的治疗作用以及协同作用。3.采用UPLC-Q-TOF/MS代谢组学分析、无监督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有监督的正交偏最小方差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以及MS/MS质谱串联技术等方法,考察人参各有效部位对气虚型肝癌动物模型尿液和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筛选鉴定人参各有效部位作用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以及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协同作用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考察与该研究相关的代谢通路。4.利用粪便代谢组学和16S r RNA测序技术,考察人参治疗气虚型肝癌过程中粪便内源性代谢物和肠内菌的变化情况。然后,通过计算Spearman相关系数,综合分析宿主表型、肠内微生物群和粪便代谢物之间的关系。5.通过人参治疗气虚型肝癌的入血成分评价、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PK-PD)相关性研究以及靶向网络药理学分析,阐述机体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响应,考察人参治疗气虚型肝癌的整体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结果:1.通过气虚型肝癌模型建立的考察,确定以连续15天采用5%体重金属固定于尾部游泳至力竭(鼻尖浸水>5s)结合小鼠腋部皮下接种Hep G2肝癌细胞悬液(细胞浓度为5.0×10~7/ml,每只小鼠接种50μL)的方法建立气虚型肝癌模型。通过基于非靶向尿液代谢组学方法的气虚模型评价筛选出了三羧酸循环、脂肪酸代谢等多条涉及能量的代谢途径,结合体征外观和肿瘤的生长情况,成功评价了动物模型。另外,通过气虚对肝癌发生发展的影响研究,考察了气虚和肝癌发生发展的潜在关系,结果显示气虚可促进肿瘤的发展,影响机体生理、病理状态,引起内源性物质紊乱。2.通过对人参不同有效部位制备方法的考察,确定了采用水提醇沉、D101大孔树脂分离为主要技术路线的方法制备不同有效部位,并采用UPLC-Q-TOF/MS平台鉴定出了40种人参皂苷。药效学评价结果显示,人参各有效部位在气虚型肝癌治疗过程中,改善了荷瘤小鼠的体征外观、抑制了肿瘤的生长、调节了血常规和组织的病理性变化以及Bax、Bcl-2、VEGF-B的相关表达,表明了人参各有效部位对气虚型肝癌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可能具有协同作用。3.通过尿液代谢组学研究,共筛选鉴定了人参各有效部位作用的38种潜在生物标志物以及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协同作用的6种潜在生物标志物,并检索了与这些生物标志物相关的11个代谢通路,主要包括嘌呤代谢、苯丙氨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三羧酸循环等。通过血清代谢组学研究,共筛选鉴定了人参各有效部位作用的13种潜在生物标志物以及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协同作用的7种潜在生物标志物。并检索了与这些生物标志物相关的7个代谢通路,主要包括嘌呤代谢、苯丙氨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鞘脂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4.通过粪便内源性物质的考察,筛选鉴定了人参各有效部位作用于气虚型肝癌的31种潜在生物标志物以及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协同作用的20种生物标志物,这些生物标志物可能的相关代谢通路包括胆汁酸生物合成、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色氨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嘧啶代谢、维生素B6代谢、亚油酸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鞘脂代谢等。通过肠道菌群研究,在属水平上筛选出了人参各有效部位作用于气虚型肝癌的25种组间具有显著差异的物种信息以及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协同作用的23种组间具有显著差异的物种信息。另外,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在气虚型肝癌发展以及人参干预过程中,宿主表型、肠内微生物群和粪便代谢物之间存在密切的潜在关系。5.入血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人参治疗气虚型肝癌时,共有15种入血的人参皂苷成分。入血成分的PK-PD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各内源性物质随着活性成分的浓度变化呈现出顺时针或逆时针的变化,表明活性成分与内源性指标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表现出复杂的相互关系和药效的延迟效应,表明了人参皂苷在气虚型肝癌的治疗中具有复杂的药理活性和联合相互作用。靶向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人参皂苷入血成分共涉及156个药物靶点,涵盖了14个化合物。肝癌有2464个相关性较强的靶点,其入血成分与肝癌有61个共同靶点,并将此作为人参治疗肝癌的潜在作用靶点。同时,筛选出了27个核心靶点。另外,由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可知,主要的代谢途径涉及癌症代谢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凋亡等,推测人参各有效部位可能通过上述代谢通路对气虚型肝癌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人参各有效部位对气虚型肝癌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体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在治疗过程中,人参不同有效部位对气虚型肝癌动物模型内源性物质和肠道菌群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具有很多明显差异的生物标志物以及具有显著差异的菌属物种信息。通过人参各有效部位的治疗,调节了小鼠体内由于病理模型引起的内源性物质和肠道菌群的紊乱,使其向健康状态回调,起到了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另外,通过人参治疗气虚型肝癌入血成分分析以及PK-PD相关性分析,表明活性成分与内源性指标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表现出复杂的相互关系和药效的延迟效应。同时,通过靶向网络药理学的分析,表明了“入血成分-靶点-疾病”的相互作用关系,验证了活性成分的整体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
其他文献
目前在自然界所已知的细胞膜中,几乎都可以在其上找到具有a螺旋结构的插膜蛋白,而具有b折叠桶状结构的膜蛋白则只能在革兰氏阴性菌、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外膜上发现。具有b折叠桶状结构的外膜蛋白属于Omp85/TPS超蛋白家族。该家族蛋白的生物发生过程都依赖于一个共同的组装机器——BAM(b-barrel assembly machinery),其主要是以BamA为核心。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BAM复合物能够维
学位
糖尿病(DM)是一种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疾病,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DM多诱发血管性并发症,并危及许多器官如心、脑、肾、眼、足等,其中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比较高。近年来,与糖尿病相关的冠脉微循环障碍逐渐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心脏微血管主要由位于循环末端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组成,控制心肌灌注和冠状动脉储备。鉴于微血管与血流之间的直接接触,CMEC比心
学位
突破性创新的涌现和数字时代的到来,企业和产业边界逐渐模糊。新产业、新模式和新业态涌现,行业格局不断被深度重构,驱动着竞争格局发生着演变。为应对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商业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往往采取联盟竞合方式获取关键异质资源,以保证核心产品的顺利交付并实现市场价值。然而,现实中超过50%的竞合关系未能产生预期结果。由于竞合是产生结果的手段和渠道,如此高的失败率表明竞合过程非常具有挑战性。因此,竞合过程潜
学位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是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心搏量减少,而心室收缩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左室射血分数尚处于正常范围内的一种心力衰竭。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成为目前最具挑战性的临床综合征之一。然而,以慢性心衰常规治疗方式如β受体阻滞剂、RAAS系统拮抗剂、醛固酮拮抗剂均不能有效降低其住院率及死亡率。
学位
随着深度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基因组、转录组、表观遗传组等多组学测序数据迅速积累,为发现生物体的细胞类型构成、理解细胞内基因调控机制,进而解析重大遗传疾病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然而,全方位解读这些生物大数据,目前还面临利用生物大数据推理复杂生物知识不够精确、对生物大数据多源异质协同分析不够细致等局限。近年来,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多个领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解决上述关键
学位
对流尺度天气系统由于水平尺度小、生命期短、三维结构复杂等特征,导致对其及时并准确地预报成为难点,如何通过对流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及其资料同化系统提高对该类天气系统的预报及预警能力是目前全球业务数值天气预报中心关注的重点。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要解释并表征对流尺度资料同化中的各种误差,从而优化背景误差协方差与观测误差协方差。因此,本文基于对流尺度集合资料同化系统,分别探究了模式误差中的微物理不确定性
学位
目的气管插管技术在急诊科应用广泛。由于患者病情重、医师插管条件有限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急诊行气管插管时常常出现各种并发症。然而国内尚无关于急诊气道并发症的类型、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大数据统计资料。因此,本研究第一部分就全国急诊科气管插管情况展开横断面调查,阐述整个插管过程中患者、操作者的特征,设备、药物的使用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首次插管成功率和可能的影响因素。第二部分从急诊气道管理中筛选出更
学位
研究背景和目的:原发性肝癌是全世界第四大癌症致死原因。绝大多数原发性肝癌的组织学类型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约占总病例数的九成。超过90%的肝癌患者都具有慢性肝病的背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是肝癌发生发展最重要的高危因素。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制定的肝癌诊疗指南推荐对大于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工业正朝向大规模化、高端化、复杂化与智能化快速发展。在这一趋势下,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作为保障工业过程安全可靠运行的必要手段,以异常检测、故障诊断、软测量等为典型应用的工业监控技术能够及时检测出工业过程的异常,包括设备运行异常与质量异常,并诊断出故障类型以消除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因而获得了学术界与工业界的普遍重视。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算法的蓬勃发展与各类
学位
目的临床上节段性骨缺损修复常面临较高的感染风险,单纯具有骨传导性能的人工骨修复材料已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利用3D生物打印和化学表面接枝技术,构建负载HACC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羟基磷灰石(HA)复合多孔支架,通过一系列体内外实验综合评价其材料学和生物学特性,旨在研制出兼具理想抗菌性能和成骨能力的新型人工骨修复材料。方法1.通过3D打印和化学表面接枝技术制备PLGA/HA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