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2年6月24日国务院做出《停止通过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通知》后,股票市场暂时得以休养生息,但最近国有股减持风声又不绝于耳,使市场再度陷入低靡当中,在我所工作的营业部中,很多股民朋友把国有股减持当作洪水猛兽,很多同事在此问题上也存在混淆,认为一但国有股减持必然使证券市场出现暴跌现象。想试图通过作者的努力使同事和股民朋友们真正理解国有股减持的意义重大,理解只要方法得当,减持行为能够在企业、国家和个人之间实现共赢局面。 从全文章节结构来看,分为三章,从三个方面对国有股减持这一大的课题进行了阐述,第一章是对国有股减持的看法,重点将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做了较详尽的阐明;第二章介绍了国有股减持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对股票市场发展的影响;第三章是有关减持的一些方法探询,包括了目前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比较流行的如国有股回购、国有股配售、协议转让和拍卖等方式,另外将目前理论界有关国有股减持创新的一些先进理念做了较全面的列举,将"运用流通权证工具"作为国有股减持方式作为案例分析附后,应该说,具有可操作性。 第一章:国有股减持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重点、热点之一,对于证券市场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国有股减持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资本市场的操作性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股票上市或资金需求的问题。国有股减持本质上与三个方面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结构的改善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从微观而言,形成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改善企业的财务结构;从宏观而言,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保障体制作为支持,从而形成企业的淘汰机制。这些问题集中在一起,国有股减持的真正意义和目标就凸显出来。 第二章:国际上成熟的证券市场都是建立在"同股同权"基础上的,这是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必要条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国有股必须减持。知道,当初国有企业选择股份制改造,主要是因为社会公众股本身蕴涵着许多特有的活力和巨大的筹资潜力。在国有资产独大的背景下,希望通过"国有股(法人股)+公众股"的改革模式,吸引公众股东的资金和管理经验,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从而达到整体盘活企业的目的。因为上个世纪80年代初"拨改贷"正反两方面实践已经表明,国有企业不仅无法依靠财政而且也不能停留在银行信贷上,惟一出路是改制上市。然而,当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资金饥渴症问题得到解决时,这种不彻底改制的另一面也开始暴露出来。相当一部分企业长期患"资金饥渴症",长期依赖证券市场。相当一部分企业上市而不改制,表现为管理模式依旧、经营理念陈旧、竞争动力缺乏、经营业绩平平甚至亏损下滑。股权分置是造成当前股份制企业盈利能力低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整的根本原因! 当前国有股减持的另一个直接原因是补充养老金。在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转轨建设过程中,养老金的需求缺口特别大。通过国有股减持补充养老金这个办法,深受国家财政部门和决策部门赞许。 第三章: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关键时刻,政府管理层祭出我党的立国法宝:"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启发民间智慧,寻找解决国有股问题的最佳办法。数千种方案浸透着数千关心中国股市的各方人士的心血、热情与期盼汇聚到中国证监会。数千种的国有股解决方案被归类为七大类方案。从以前的茫然不知道路在何方,到现在至少知道了,解决国有股问题有这七条大路可共选择,但并不是每条大路都能通达光明的坦途,许多看似通途的却有看不见的陷阱与悬崖,哪一条是最正确的道路呢?对于这一中国股市的歌德巴赫猜想,需要仔细理性的分析论证。 结论:其实,国有股减持、养老金补充和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确实有多赢的方案。方案要求必须放弃对单个股票市场的奢望,国有股减持事关整个证券市场发展。因为完整的证券市场除了股票市场以外还包括发达的债券市场,两者之间既有差异又能相互协调发展,相得益彰。国际上发达国家都有一个比股票市场更大的企业债券市场。中国入世以后也不例外,债券市场的发展对于证券市场的完善比任何时候都紧迫。应该说,当前国有股减持为中国债券市场的培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如果从国有股的本来特性出发承认它与普通公众股的差异,将它转化为企业债券来处理,则不仅一次性培育一个初具规模的中国债券市场,而且还能够同时减轻股票市场的压力,为股票市场的发展腾出更多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