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高寒草地不同垦殖年限土壤氮组分及酶活性变化特征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1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西北地处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也是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定量研究垦殖对川西北高寒草地的影响对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为生态系统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土壤氮素不仅是植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还是限制草原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因子之一。研究土壤氮素循环转化,对于揭示草地垦殖过程中土壤肥力降低机制,维持草地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但目前,关于垦殖草地对土壤氮组分的研究主要在农牧交错带、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而对于高寒草地垦殖却鲜有报道。土壤酶能够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及氮素等重要元素的矿化分解。研究土壤酶活性对评价垦殖方式是否合理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于一些极端环境中土壤酶活性的研究却十分有限,特别是高寒草地垦殖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相对缺乏。因此研究垦殖对高寒草地土壤氮组分及酶活性的影响十分必要。
  为了揭示垦殖对高寒草地土壤氮组分及酶活性变化特征的影响,本文以垦殖1、3、10、16、27和40年后的川西北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以附近的未垦殖的天然草地为对照,通过土壤采样与分析,研究了垦殖对川西北高寒草地土壤氮组分:全氮(Total Nitrogen,TN)、碱解氮(Available Nitrogen,AN)、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酸解性全氮(Total Acid Hydrolysable Nitrogen,THAN)、酸解铵态氮(Acid Solution of Ammonium Nitrogen,ASAN)、氨基糖态氮(Amino Sugar Nitrogen,ASN)、氨基酸态氮(Amino Acid Nitrogen,AAN)、酸解未知氮(Acid Hydrolysable Unknown Nitrogen,AHUN)、酸不溶性氮(Non Acid Hydrolysable Nitrogen,NAHN)和微生物量氮(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MBN);土壤酶活性:脲酶(Urease)、蔗糖酶(Sucrase)、磷酸酶(Phosphatase)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活性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1)在川西北高寒草地垦殖过程中,随着垦殖年限的增加,土壤TN、AN、NH4+-N、NO3--N、MBN、TAHN、ASAN、ASN、AAN、AHUN和NAHN含量显著(P<0.05)下降。在0-20cm土层,土壤氮素连续下降且下降幅度最大,垦殖40年后TN、AN、NH4+-N、NO3--N、MBN、TAHN、ASAN、ASN、AAN、AHUN和NAHN含量分别降低了69.00%、73.37%、35.07%、42.80%、49.62%、72.15%、62.72%、66.08%、63.44%、94.00%和51.78%。在20-40和40-60cm土层显现出类似的变化规律,且土壤氮素的含量和下降幅度不及0-20cm土层。在0-20cm土层氮素在垦殖前期损失速率最快,土壤TN、AN、NH4+-N、NO3--N、MBN、TAHN、ASAN、ASN、AAN、AHUN和NAHN含量在0-1年分别降低了113.67%、11.73%、13.93%、11.30%、12.81%、10.51%、11.90%、13.89%、6.82%、11.93%和30.91%,显著高于垦殖中后期的损失速率。
  (2)在川西北高寒草地垦殖过程中,在0-20cm土层垦殖40年后,土壤氮素养分中TN的下降幅度69.00%小于AN的下降幅度73.37%;土壤无机氮中NH4+-N的下降幅度35.07%低于NO3--N的下降幅度42.80%;土壤有机氮中THAN、ASAN、ASN、AAN、AHUN和NAHN的下降幅度分别达72.15%、62.72%、66.08%、63.44%、94.00%和51.78%。垦殖导致有机氮组分在TN中的分配比例发生了变化,垦殖前的天然草地有机氮组分占TN的比例为:AAN>ASAN>AHUN>NAHN>ASN。经过40年的垦殖有机氮各组分的分布变为:AAN>A SAN>NAHN>ASN>AHUN。垦殖导致AAN、ASAN和NAHN占TN的比例上升,分别上升了4.73%、4.98%和8.88%;AHUN占TN的比例下降了19.23%;ASN占TN的比例变化不大。
  (3)在川西北高寒草地垦殖过程中,随着垦殖年限的增加,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P<0.05)下降。在0-20cm土层,土壤酶活性连续下降且下降幅度最大,垦殖40年后,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分别降低了41.80%,57.01%,54.22%和46.53%。在20-40和40-60cm土层显现出类似的变化规律,且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和下降幅度不及0-20cm土层。在0-20cm土层酶活性在垦殖前期下降最为显著,脲酶、蔗糖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0-1年分别降低了11.17%、3.18%、20.09%和11.73%,显著高于垦殖中后期的下降速率。
  (4)在川西北高寒草地垦殖过程中,粉粒含量、粘粒含量、含水量、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与土壤氮素各组分间均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砂粒含量和容重与土壤氮素各组分间显现出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负相关。其中TN、AN、NH4--N、NO3--N、TAHN、ASAN、ASN、AAN、AHUN和NAHN与土壤物理性质中SWC之间的相关性最高;而MBN与土壤物理性质中粘粒含量之间相关性最高。脲酶、磷酸酶与氮组分中NO3--N的相关性最高;蔗糖酶与氮组分中THAN的相关性最高;过氧化氢酶与氮组分中ASN的相关性最高。
其他文献
背景: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和健康。以铂类和紫杉醇为核心药物的术后化疗是卵巢癌治疗的主要方式,在化疗初期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随着化疗的实施,多数患者逐渐对化疗药物形成耐药,严重制约了抗肿瘤药物效能的发挥,是卵巢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卵巢癌产生耐药的机制并在临床上尝试逆转耐药,对于改善卵巢癌治疗效果和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NEK2[
学位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DNA序列数据涌现出来,如何高效准确的分析这些数据,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是生物序列比对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DNA序列中,碱基长度和排列顺序差异造成了DNA序列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遗传信息的不同,从本质上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就需要对DNA序列进行比对。研究者们已经提出了一些有积极意义的DNA序列比对方法,但是其运算过程比较复杂,得到的结果也不是很精确。为了简化
在生理情况下,血液中的凝血、抗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等多个系统间的动态平衡是防止血管内发生血栓的关键,而凝血紊乱在本质上则是各个系统间发生多维度的功能异常和失衡,最终形成大量纤维蛋白,堵塞血管,是导致血栓性疾病的病理基础。另一方面,罹患变应性炎症或严重肝脏疾病的病人同样会发生凝血紊乱,不但加重病情、影响生存质量,还会导致严重临床后果。目前,临床逐渐利用生物标志物对发生凝血紊乱的病人进行风险评估和疗效预
学位
人体平衡能力是人体保持稳定行走、站立,以及完成各种复杂动作的重要保障。在日常活动中,人们常面临着不同的平衡扰动情况,而在这些扰动下维持稳定性对人体的平衡能力是很大的挑战,平衡扰动很可能会导致跌倒,对人体造成伤害。目前大脑对于平衡扰动的响应机制尚无完整的解释。  为探究大脑对平衡扰动的响应机制,本文设计了两个实验分别对两种不同形式平衡扰动下的皮层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实验一针对平衡功能障碍患者康复场景
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作为一种可食用的大型经济褐藻,目前已被中国、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作为食品原料进行加工生产。近年,随着海洋药物和功能性食品的发展,对裙带菜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研究结果表明裙带菜褐藻多糖硫酸酯因具有复杂多样的结构从而呈现出生理活性的多样性。。因此,本研究以大连产裙带菜褐藻多糖硫酸酯为原料,通过生物酶法制备聚合度不同的褐藻多糖硫酸酯,经SephacrylS-
学位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的优势海水养殖鱼类,但集约化养殖模式导致大菱鲆细菌性病害频发,其中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为大连地区养殖大菱鲆的关键病原之一。长期以来,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病害的防治主要依赖于抗生素,但随之带来药物残留、细菌耐药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噬菌体作为一种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应用已显示出其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
本文以鸭梨(PyrusbretschneideriRehd)为材料,研究了采后鸭梨贮藏过程中果心褐变与果实组织内CO2的溶解及果实中的矿质元素Ca的关系。文章首先模拟探讨了不同温度下鸭梨汁溶解外界CO2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选用两种不同采收成熟度(9月上旬和9月下旬采摘)的鸭梨,用高浓度的CO2处理(选用10%和20%两种不同浓度),结合不同的温度贮藏,即急速降温(从常温直接降到0℃)、缓慢降温(从
学位
本研究采用混合酸酐法制备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RCT)免疫抗原和沙丁胺醇(Salbutamol,SAL)免疫抗原,经鉴定RCT免疫抗原(RCT-BSA)的偶联比率为25.8∶1,包被抗原(RCT-OA)的偶联比率为48.41∶1,SAL免疫抗原(SAL-BSA)的偶联比率为12.8∶1,包被抗原(SAL-OA)的偶联比率为18.7∶1。采用重氮化法制备克伦特罗(Clenbuterol
  以10个斑茅BC1品系及其亲本YC96-40和CP84-1198为材料,在大田生产条件下,对它们在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生理生化性状方面的差异作了研究,结果如下:1.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分析表明,参试的BC1品系及其母本YC96-40都具有斑茅的特征酶带,是斑茅的真实后代。2.农艺与经济性状,斑茅BC1品系的大多数性状表现为双亲中间型。3.生理生化性状,叶片水势和酸性转化酶活性/中性转
学位
该试验以双优山葡萄为材料,利用C示踪技术研究山葡萄各器官同化产物的积累和分配,以探讨山葡萄同化产物运输与分配特点.结果表明:开花期到果实膨大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并进阶段,在此阶段花、果穗和叶片的竞争力都比较强,两个时期的花、果穗C分配率分别为21.6﹪和23﹪,仅次于叶片的35.7﹪和32﹪;着色期叶片同化产物输出增加,主要供应给果实,使果实同化产物达到最大,为35﹪,;成熟期果实为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