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代课教师职业选择的社会学解释——基于甘肃M县的实证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20070601ZW126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代课教师是继国家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后在农村地区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尴尬的身份与拮据的经济收入使得代课教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代课教师职业选择的宏观制度因素与微观个人因素,指出代课教师是特殊历史时期制度安排与个人选择互动作用的产物。从宏观层面来说,我国特定时期的财政体制、1985教育经费的“分级管理”体制、1986年M 县顶替、招聘“民办教师”的地方性政策都是影响代课教师职业选择的制度因素。另外,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是代课教师产生的关键因素;从微观层面来说,代课教师的行动并没有完全受到制度的牵制,他们的行动不是盲目的,相反,代课教师选择教师职业是一种兼具生存理性、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理性行为。首先,代课教师的生存理性满足了安全第一的生存需要;其次,代课教师是经过对行动选择的成本与效益进行计算、预测、评价和推论后才选择教师职业的。所以说,代课教师的选择具有经济理性;最后,与生存理性和经济理性的标准相比,社会理性选择更具多样化,它促使代课教师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寻找的并非是“最大”或“最优”的标准,而只是“满意”和“合理”的标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农村教育也发生了全面的变革。长期以来代课教师期望的“转正”梦想已基本破灭,面对制度变迁对职业稳定性的威胁,代课教师普遍选择了退出、呼吁与观望三种行动选择的类型。
其他文献
为确定东北黑土区水稻最佳施氮量及最佳追肥时间,采用田间试验的方式,使用SPAD-502,以“天”为单位,连续45天测定不同处理(N1~N6;SPAD40、SPAD38、SPAD36、SPAD34和SPAD32)下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研究是实证性研究,通过对个案的实地参与观察及访谈所得的资料,以社会化的视角考察和剖析家庭寄养与集中供养孤残儿童社会化环境和社会化结果的差异。 第一部分:简述了研究
期刊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海官亭地区土族的婚姻随着社会的变迁,发生了或多或少,或快或慢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对婚姻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择偶,以及对男性群体择
1 苗床的选择旱育秧苗床应选择土壤肥沃疏松、透水、爽水,地下水位低,土壤呈中性或略酸性,便于管理的田块。如菜园地、油菜苗圃等。制种田1hm~2,父本需要120~150m~2苗床地,母
本研究沿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探讨宅基地制度变迁的机制、问题与方向。宅基地制度是复合的而不是单一的,既包括土地宪法制度,也括土地管理制度,还包括宅基地治理
学位
村民自治推行以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在民主选举环节上倾注了大量的精力,积极引导并将之逐步纳入有序轨道。相对而言,对民主监督环节的关注显得明显不足。基于此,笔者从社会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