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期工人参与研究(1956-1966)——以上海第二十九棉纺织厂为中心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bit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主参与理论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只要扩大工人参与企业管理的机会,就会激发职工主人翁意识和生产积极性,生产效能会因为工人参与决策和管理机会的增加而得到显著提高。从理论上来说,参与不仅增加了生产率,而生产率的增加又导致工人对参与的更大信心与更大满足,这又反过来激励了工人要求更多参与的欲望。  但本文通过对一个案例企业的实证研究揭示,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工人的参与效能没有能够如上述参与理论所描述的那样成绩卓著。本研究显示,长期以来工人阶级梦寐以求的“当家作主”地位一朝成为现实,工人却对“当家作主”表现出出乎意料的冷漠与疏离。  推行工人参与企业管理,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承诺,是党长期以来实践其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之一。从革命根据地时期开始,工人参与企业管理一直是党的产业政策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根据地政权探索了不同的工人参与模式,诸如工人管理委员会、工厂委员会和工厂会议以及职工代表会议制度等,都是党动员工人参与企业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这些民主管理的模式,在此后数十年的实践中,一直被延续下来。  国家之所以以一种积极的姿态竭力动员工人参与民主管理,一个十分重要的考虑是此举有助于巩固新生的政权。应该说,动员职工广泛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客观上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造。但由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使得传统劳资关系转变为新体制下的“国家—职工”关系格局。在这一格局中,基于职工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的一致性这一政治预设,职工个人丧失了与企业或国家进行讨价还价的政治空间,试图通过参与企业管理来获得个体性收益的逻辑基础也不复存在。这种湮没职工个体性利益的动员式参与,势必难以激发起工人群众的参与兴趣。  本文通过对29棉纺厂的研究发现,动员职工广泛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造;但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却使得职工民主管理失去了进一步推进的动力。推进职工民主管理是国家政权建设的一个具体抓手,但国家政权建设的推进却无形中削弱了职工民主管理进一步推进的政治空间。正是这一悖论的存在,使得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人参与最终变得低效甚至无效率。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学位
“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赖于“三农”问题的解决。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农民的经济意识逐渐加强,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由
学位
本文在对职业流动差异进行文献回顾以后,把研究的关注点集中在两性职业流动差异的比较上。利用《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江苏片)的调查资料进行二次分析,从描述江苏省男女
土地是重要的资源之一,既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前提,也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条件。虽然保护耕地一直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战略,但改革开放30年以来,急速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内部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产生了学习兴趣,才会喜欢上这门课,才会爱上这门课,才会由“苦学”变为“乐学”。作为一名新形势
期刊
针对流动儿童的失学情况,大部分研究从其教育权的缺失等视角出发,缺少对失学流动儿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的研究,本文试图以失学流动儿童为对象,探索社会支持体系对这一群体的影响,并
本论文的中心问题是急剧变迁之中的蒙古族牧民是如何生活的?他们是否是大多数人眼中的“现代化的落伍者”?还是像田园牧歌描绘的那样,罗曼蒂克地生活着?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毛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情感作为人们形成社会的纽带和建构复杂社会结构时的依赖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却一直以来受到研究者的忽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日益复杂,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