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塑料裂解油中氯化物的加氢脱除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03582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废塑料裂解油是一种由垃圾废塑料经高温催化裂解制得的液体燃料。废塑料油化技术的出现不仅有助于遏制废塑料垃圾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还有利于实现非再生性资源的循环化利用。但由于原料的来源中难以避免地存在含氯高聚物PVC,容易导致裂解得到的油品中氯含量的严重超标,对后续加工利用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开展针对废塑料裂解油中氯化物的净化脱除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首先对废塑料裂解油的基本性质进行了测试,发现除含有高含量的氯化物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硫、氮、氧及金属元素铁和钙;对原料油进行的蒸馏切割结果表明沸点在350℃以下的常压轻质馏分油所占比例较高;对各种馏分油中氯分布规律的研究发现原料油中含有的氯化物多为低沸点有机氯化物,且主要集中在沸点低于200℃的汽油馏分;利用GC-ECD对三种馏分油中的有机氯化物进行了定性鉴定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存在的典型有机氯化物主要包括三氯乙烯、四氯乙烯、1,1,2,2-四氯乙烷及1,2,4-三氯苯等13种类型,定量分析结果证实了大部分的有机氯化物均可被鉴定出来。其次,进行了以废塑料裂解油为原料的加氢脱氯处理研究,比较了不同加氢催化剂的性能,并系统地考察了反应工艺条件对脱氯效果的影响,分别进行的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的结果表明,升高反应温度、增大反应压力、减小体积空速、增大氢油体积比均有利于废塑料裂解油加氢脱氯反应的发生。适宜的反应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40~360℃、反应压力4~5MPa、体积空速~1.5h-1及氢油体积比600:1~800:1,原料油中的氯化物脱除率可达97%以上;然后针对加氢脱氯过程中催化剂活性下降过快的问题,通过XRD、BET、ICP等手段对使用前后的加氢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发现活性金属组分并未出现严重的氯中毒失活特征,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原料中携带的铁、钙等重金属及不饱和烃类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的积炭覆盖了催化剂的活性位点。最后,对废塑料裂解油加氢脱氯得到的产物油中的残存氯化物进行了吸附除氯精制处理的研究,采用静态吸附实验方法评选并制备了效果较好的吸附脱氯剂,确定了吸附操作的适宜条件即剂油质量比1:10,吸附温度40℃,吸附时间4h,振荡频率120r/min,在此条件下的脱氯率和平衡吸附氯容可达到69.57%及0.40mg/g;不同金属元素的离子交换改性研究结果表明,Ce4+改性后吸附剂的脱除率及平衡吸附容量均得到提高,脱氯率和平衡吸附氯容分别上升至80.99%及0.47mg/g;对Ce4+改性前后吸附剂的再生研究表明,Ce4+改性吸附剂的再生稳定性相比于未改性前也有所改善。
其他文献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很多国家的关注,温室气体减排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方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是温室气体大规模减排的有效技术手段。发展CCUS技术,需要得到有关政策和法规的支持、推动和规范。本文首先对CCUS环境管理法规与标准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各相关国家对CCUS均制定了积极的政策,并且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
全球正面临着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水污染问题尤为突出,特别是其中的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在这些有机污染物中,偶氮苯类物质在染料生产中应用广泛,具有致癌作用,可通过多种方式进入环境,可能会被分解产生各种有害的芳香胺,其中对氨基偶氮苯是重要的代表性污染物。环丙沙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抗生素,其药物残留等问题日益凸显,对人体健康存在致畸、致突变的潜在威胁。四环素是一种抑菌效果显著的抗生素
环境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所导致的重金属污染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安全。重金属污染问题具有滞后性、隐蔽性、难可逆性以及积累性的特点,这要求在治理重金属污染时要用科学有效的办法,从源头防控和治理这类污染。此外,微量元素含量作为地质样品中地球化学参数在研究地质环境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建立准确、快速的微量元素分析方法尤其重要。目前,微量元素分析的前处理方法主要有微波消解法、高压密闭消解法及电热板消解法等。
有机物和重金属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环境中会导致水体污染问题,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因此,建立操作简单、灵敏、快速的检测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磁性固相萃取(MSPE)技术具有分离快速、富集效率高、有机试剂用量少、绿色环保等优点,然而,未经修饰的四氧化三铁(Fe3O4)和纳米零价铁易于团聚和氧化且表面官能团较少,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对其进行修饰改性
PAH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各种燃烧过程的大气排放,在大气中广泛存在。大气干湿沉降是其主要去除方式。为探究昌平区大气PAHs干湿沉降特征及沉降机制,本文于2019年1月至11月在昌平城区分别采集大气干、湿沉降样品,采用正交试验建立水溶态PAHs提取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样品中16种优控PAHs进行测定,分析PAHs干湿沉降通量、化学组成及环数分布,并运用相关分
磺化聚醚醚酮具有强度高,选择渗透性好的特点,有望成为大规模使用的非氟质子交换膜材料。但高质子电导率带来的强度降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一般认为,改性之后的纤维有助于在质子交换膜内形成连续的质子传输通道,能够同时提高质子交换膜电导率和力学强度。聚丙烯腈纤维强度高,易制备等特点,将聚丙烯腈纤维水解改性,使其表面具能与亲水性的羧基,能提高其与磺化聚醚醚酮的界面结合能力。通过改性使聚丙烯腈纤维表面带氨
鄂东地区是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块,该区块采出水具有矿化度高且部分地区COD、氨氮浓度高的特点。采出水直接排放会引起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必须进行稳定处理并实现达标排放。本研究针对鄂东区块煤层气采出水水质特点,选择使用曝气生物滤池法处理,开展室内实验与现场试验。最终,优选出一种与水质匹配的高效菌种合剂,并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装置内菌群结构及微生物多样性。本文主要研
权威数据显示二氧化碳(CO2)的排放量逐年上升,其造成的温室效应所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多证据表明单纯依靠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在全球范围内大量消耗CO2远远达不到目的。联合国号召各个国家进行能源改革,努力将全球温度升高控制在1.5℃范围之内,以保障全球生态系统的正常循环。而我国作为CO2排放的第一大国,既要担起减少排放量的责任,又要面临着经济增长的压力,故将CO2有效捕获并通过优势的电化学方法将其转化为
伴随原油开采、运输等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油污泥,若未得到妥善处理而直接排放,其内复杂化学成分将对环境造成特大破坏,并威胁动、植物及人类的健康。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开发出新型油泥处理技术:注二氧化碳水洗法。本法将CO2萃取技术与热水清洗技术相结合,在中温、低压条件下实现油、泥分离。此技术未加入任何化学试剂,所用CO2与水均可循环使用,打破操作条件苛刻的限制,为含油污泥处理工艺发展指引环保新方向。本文的主要研
在煤燃烧气化过程中,煤中氯化物会发生化学转化生成HCl,其释放到粗煤气中后,不仅会严重腐蚀气化炉,还会危害下游设备及催化剂。论文以新疆广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气化炉为研究对象,对高氯煤燃烧气化过程中氯化物转移及转化规律开展研究,并开发适用于高氯煤的专用固氯剂,以缓解工业气化炉的氯腐蚀。利用高温燃烧水解法测定了新疆四个产区煤样的氯含量。疆纳产区煤样氯含量为3052.42μg/g,白石湖一、二、三采区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