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ing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经济的“新常态”,中国人口也进入转型“新常态”,表现在人口总量增长放缓,人口生育率降低、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等。其中,人口老龄化是中国人口转型中最重要的表现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压力。养老保障是社会保障中与老年人口最息息相关的一项基本保障,解决好人口养老保障问题就解决了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一大半。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直接关系着老年人能否及时取得以及取得养老金的数量。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未来中国人口状况、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运行以及人口老龄化是否会对养老保险基金产生冲击已成为政府及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在对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相关文献及基础理论进行回顾与梳理的基础上,首先就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现状进行统计性描述;其次,运用系统GMM方法就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再次,利用PDE模型在对2015-2050年中国低、中、高三种生育率水平下的中国人口总量和结构进行预测基础上,结合劳动参与率对未来劳动力供给规模与结构进行预测;最后,通过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模型,对未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进行预测分析。通过研究得出如下基本结论:第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加快,“老龄化”、“少子化”问题凸显。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增速低于相应支出增速,未来可能出现收不抵支。第二,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差额将会因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呈现反向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抚养比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盈余会减少,甚至未来将形成收不抵支的基金负债,不利于基金可持续发展。第三,通过人口预测模型发现,高、中、低三种不同生育率方案下的人口总量和结构差异随时间跨度增大。生育率提高可将人口峰值推迟到2035年前后,老年抚养比由于少儿抚养比的较大提升有小幅降低,但老龄化压力仍紧迫且重大;整体劳动参与率及适龄劳动力供给均下降,60岁以上老年劳动者参与率在2025年后有所上升;高生育率能使年轻劳动力供给在2040年前后开始回升。第四,生育率高低通过影响参保在岗职工和参保离退休职工人数比例,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差额的大小,但无法改变养老保险基金出现缺口的时点和缺口不断扩大的趋势。2020年前后,当期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首次出现收不抵支,2050年当期基金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将持续扩大到50万亿元以上。
其他文献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职业紧张量表对西安地区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西安地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紧张状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摘要】注重教师专业发展,是每个学校提升自身办学水平的标准。在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方面,园本教研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科学地推动教师专业的成长,必须通过老手带新手、课例分享、体验式教研、案例式探讨等措施,充分发挥园本教研的作用。  【关键词】园本教研;教师;专业;成长  为了实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园本教研这一教学模式被研发出来,该科教活动的主要对象为教师。实施园本教研,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针对天然气公司所辖场站、阀室的实际生产运行情况,依据其依靠压气站兼管临近的分输站及阀室管理结构特点,提出采用远程监控数据传输系统,对分输站及阀室的生产运行数据、报
天津德丰拍卖有限公司2002年春季大型拍卖会定于2002年6月23日在天津市天宇大酒店二楼国际会议厅举行,2002年6月20日到6月22日预展三天。此次拍卖会深得天鹿艺术品公司及广
预测是有依据的推知和判断,因此要引导学生捕捉惯性因子和相似因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经验,更要在课文中寻找“事实”依据。预测是一种阅读,因此要把握故事情节的脉络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建构主义理论被引入,且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这不但是对教育观念的创新,而且会带来教学模式根本性变革。本文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对《汽车发电机电控系统系统检修
戏剧小品创作过程中,语言得当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观表演成功的戏剧小品,其语言多口语化,富有节奏感、幽默感,且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感,引人发笑同时也发人深省.
(上接本刊第七期)三、1953年4月—1956年:新闻批评日益艰难,力度和数量锐减,效果越发不理想由于《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和后来中央的有关文件强调了批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