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眼动特征的轨道交通驾驶员驾驶疲劳检测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liaoquan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输特别是高速列车的发展,对列车的运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列车驾驶员在“人-机-环境”三要素中承担着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责任。全世界每年由于驾驶员疲劳驾驶导致的列车事故屡见不鲜,如何有效检测列车驾驶员疲劳驾驶,对于减少列车安全事故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在机车领域中,主要通过完善管理制度缓解驾驶疲劳,但是该方法不能实时监控驾驶员精神状态。本文借鉴机动车领域中驾驶疲劳检测方法,针对列车驾驶的特殊性,选用基于眼动特征的驾驶疲劳检测方法。围绕眼动特征参数提取及分析、个体差异性分析、检测模型参数优化及模型搭建等核心问题展开研究,本文主要贡献如下:  (1)设计了轨道交通环境下驾驶员疲劳驾驶模拟实验。基于眼动仪和动车模拟驾驶实验平台,设计正常驾驶实验和疲劳驾驶实验,同步记录被试的眼动数据、KSS等级、睡眠记录以及发现障碍物距离,建立样本数据库。对上午和下午实验中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KSS和发现距离进行差异性检验,验证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2)从原始眼动数据中提取并分析眼动特征参数。从原始眼动数据中提取瞳孔直径、眨眼时间、注视时间比例三种特征值,研究不同疲劳水平下眼动特征的变化规律,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特征参数之间和驾驶员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3)设计驾驶疲劳检测模型。对比分析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SVM模型识别疲劳状态的性能,基于驾驶员的自身稳定性搭建基于SVM的小样本个性化驾驶疲劳检测模型,并对16名被试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平均准确率为90.10%、平均灵敏度为92.09%、平均特异度为86.16%。因此,基于SVM的小样本个性化模型为列车驾驶疲劳检测提供了一种思路。
其他文献
随着大电网与大电机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对安全可靠运行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振动状态是衡量发电机能否持续可靠运行的重要指标,传统的测振方法精度差、误差大、抗电磁干扰能
雨刮器作为汽车零部件中重要的安全件之一,其性能及可靠性是汽车零部件质量控制的重要对象。清除汽车挡风玻璃表面雨水的传统方法主要是采用机械接触式雨刮器,其不仅容易失效、
随着国内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仪器仪表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随着现代工业自动化的智能程度和控制要求的提高,用户对仪器仪表的稳定性、测量精度以及网络通讯能力提
随着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新颖的教学方式的使用增强了教学效果.以“洋葱数学”教学模式为例,将其运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能
近年来,基于智能材料结构的自适应变体飞行器研究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而智能蒙皮的结构设计和实现是其中的关键技术,通过对蒙皮结构的参数进行测试,不仅可以对其结构性能参数
学位
当流体处于超过临界状态的压强环境下,从亚临界温度环境进入超临界临界温度环境的流动过程中,所表现出异于正常物理状态的流动现象,称为跨临界流动,对应的流体热力学状态也被称为跨临界状态。跨临界流动现象常见于各工业领域,如化工萃取,传热制冷,航空航天动力系统中燃料传输和主动冷却方案等。由于处于跨临界状态下的流体能够表现出不同于常温常压环境下的流动特性与热力学性质,例如与液相相近的密度,与汽相相近的粘度等,
学位
TB17钛合金是一种新型亚稳β超高强韧性钛合金,研究热变形行为及显微组织演变规律对优化加工工艺参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恒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实验,结合金相分析系统,研
目的 探讨对血液透析患者行基于需要理论的层级护理干预后其生理指标和负面情绪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9年6月1日~30日于我院肾内科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
随着虚拟试验技术的发展,大气环境作为综合自然环境(Synthetic Natural Environment,SNE)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模与仿真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外虚拟试验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