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政治与公众同情视域下的沈崇案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254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6年12月24日晚发生的北京大学女学生沈崇遭到驻华美兵强奸一案,是中国革命史上一起具有特殊意义的案件。就在事件发生后不久,大规模的学生抗议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并最终导致美军撤华、国民党统治垮台。在整个过程中,媒体的参与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1946年沈崇案为研究对象,在对共产党、国民党、民营三方媒体的相关新闻报道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深入分析各方力量控制之下新闻报道背后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目的,试图探索出共产党是通过何种媒介手段一步步引爆公众的同情情绪,从而左右案件以及由其引发的“第二条战线”的走向,并最终在这场与国民党的政治博弈中取得胜利的。根据案件发生和演变的过程,大致可将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绪论、主体和结语部分。第一部分即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文章的选题来源、目的与意义以及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一章到第四章为主体部分。第一章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采用历史描述的方法,对沈崇案发生的经过进行详细地梳理,即案件本身的来龙去脉。主要通过当时报纸上的相关新闻报道内容,辅之以档案史料及亲历者回忆录等文献,还原一个历史语境下的沈崇案。第二章是通过文本分析法,对沈崇案发生后,共产党方面是如何对该案件进行报道的进行深入探究。该部分选取国统区的《新华日报》和解放区的《解放日报》为考察对象,分别将两份报纸中关于沈崇案的报道从报道数量、报道时间、报道体裁、版面安排、报道主题等方面进行新闻学角度的考察。该部分旨在展现共产党媒体“建构”下的沈崇案。第三章则是对国民党方面的新闻媒体对沈崇案的报道进行研究,选取《中央日报》作为考察对象。对有关沈崇案的稿件进行统计梳理,从报道数量、报道时间、报道体裁、版面安排、报道主题等方面进行新闻学角度的考察。该部分旨在展现国民党媒体“建构”下的沈崇案。第四章继续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沈崇案发生后出现的民间声音加以呈现。重点考察了作为当时中国社会精英阶层的知识分子群体的态度和观点。通过对相关公开发表的言论的内容进行分析,探究该群体在评价沈崇案时,出于对社会稳定的渴望和对公众极端情绪的恐惧,所表现出来的有别于政党报纸的矛盾态度。该部分旨在体现民众的声音。最后是结语部分,主要根据具体史实和史料,将沈崇案逐渐发展演变为全国性政治风潮的过程展现出来,说明沈崇案作为加速国民党统治垮台重要动力的特殊内涵。并进一步分析产生变化的深层原因。重点对沈崇案发生发展过程中,媒体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在对前面分析的思考和总结基础上,探究作为新闻事件、政治手段和情感依托三重“身份”下的沈崇案彼此之间的关联,试图揭示出媒介、政治、公众同情三者相互作用的微妙关系。同时,讨论沈崇案过去之后的问题。以案件当事人的命运和归宿为线索,探究对于沈崇案的讨论如何从追求公平正义转向爱国主义。
其他文献
品牌是一座巨大的仓库,里面不仅储藏了其产品的功能性的特征,还储藏了品牌的意义和价值。原型的意向一直都是被各种品牌用来促销产品的,到今天这种手段成为了一种必然。一个品牌如果具有原型式的产品形象,那么它就能够直接跟消费者内心深处沟通,就能够唤起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和接纳,并且深化品牌对消费者的意义。在产品的功能性大量同质化的今天,有些已经拥有了一种普遍且强大的象征意义品牌就能够一直处于价值不菲的状态,而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八十多年的奋斗历程。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党的建设理论正是适应这一需要而逐步形成、发展并不断创新的。党建理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第二个阶段,即分析评议阶段,为克服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力求取得实效,必须充分发扬党的优良作风,运用好自我批评这个强有力的武器,搞好党性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人居环境,但人类往往只关注到它的政治功能和经济价值,而忽略了它作为传播和可沟通环境的社会性。事实上,城市是人类的沟通载体和交际网络,交流沟通也是城市及城
在经济迅速发展,全球化趋势显著的背景之下,广告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不仅传递着商品的使用信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传播和教化。在全球范围内,文化竞争甚至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本研究选取安徽地区《合肥晚报》与《江淮晨报》这两份较有代表性的都市报作为样本,通过对两份报纸2010-2012三年的报道内容进行实证分析,试图回答“都市报低俗化的现状如何?”
目前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党和政府出台了多个文件政策支持并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传媒企业作为文化产业当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它的体制改革与下一步的发
1.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综艺频道并机直播《向祖国报告——2008年迎七一暨抗震救灾文艺晚会》,彰显庆七一及抗震救灾两大主题。晚会以报告体形式歌颂了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突发性事件在网络上可以迅速成为网络舆情事件。2016年2月的“上海逃饭女”事件事实虚构,却在网络中产生巨大影响,这一事件虽为假新闻,但其引发的社会讨论是否
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并严重制约和影响着经济政治发展和人民生活。随着中国